7月10日,长江现货1#镁均价报收1780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在经历前期波动后,镁市场进入短暂平衡状态,背后折射出供需两端、成本变动及市场预期的复杂博弈。
一、价格企稳原因深度解析
1. 供需动态平衡:供应增长与需求疲软对冲
供应端压力缓解:
陕西府谷镁厂库存降至历史低位,部分企业“低于17500元/吨不出货”,挺价意愿强烈。6月全国原镁产量环比增长6.63%,主因新疆企业复产及原材料价格低位。7月主产区四家企业计划复产,但增量被下游疲软需求部分抵消。
需求端增长乏力:
传统领域(汽车、3C产品)需求低迷,新兴领域(镁基储氢、eVTOL)需求尚未规模化。欧盟碳关税导致5月镁出口订单环比下降15%,东南亚市场虽承接部分订单,但碳成本增加1200元/吨,抑制出口积极性。
2. 成本支撑与利润挤压并存
原料成本企稳:
硅铁价格维持在5600-5700元/吨,兰炭小料价格回升至630元/吨,推动镁冶炼完全成本降至16800元/吨附近。但当前镁价已逼近内蒙古、新疆等地小型镁厂成本线(约17300元/吨),部分企业吨镁亏损超500元,倒逼行业洗牌。
技术降本效应:
青海盐湖集团新型提镁技术将成本降至4000元/吨以下,较传统工艺降低57%;安徽宝镁“卤水-氨-石灰联合法”进一步压缩成本41%,加速高成本产能退出。
3. 政策与市场预期:环保压力与新兴应用博弈
环保政策影响:
陕西环保限产政策执行中,内蒙古硅铁产能复产,吨镁成本反降500元。欧盟CBAM碳关税及国内《镁行业绿色发展》要求企业年投入300-500万元环保改造,但价格低迷使投资回收期超8年。
新兴应用曙光: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单台用镁12kg)量产计划启动,小鹏汇天飞行汽车订单激增,推动高温合金用镁需求。但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中试若通过车规测试(原定Q3公布),可能压制镁价反弹。
二、龙头企业动态:技术升级与战略转型
1. 云海金属:硅铁项目布局与储氢技术突破
拟投建年产30万吨高品质硅铁合金项目,采用8×40500kVA电炉,总投资17.39亿元,旨在锁定原料成本,提升镁合金产品竞争力。
在镁储氢电池领域展开研究,联合重庆大学优化固态储氢材料,但未布局镁二次电池领域。
2. 万丰奥威:镁合金轻量化与eVTOL双轮驱动
镁合金部件应用于汽车动力总成、仪表盘支架等,凭借仿真设计及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开拓国内新能源主机厂市场。
低空经济领域,万丰钻石飞机开发固定翼纯电动飞机,并购Volocopter推进eVTOL商业化,构建“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出行矩阵。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与长期转型并行
1. 短期市场:供需博弈主导价格波动
供应端:7月国内原镁产量或环比小幅上升,但陕西环保政策若扩大停产范围(如五台白云石矿关停),可能推涨价格。
需求端:欧洲夏休传统淡季(7-8月)可能削弱出口需求,但国内港口库存仅维持15-20天,若耗尽可能引发恐慌补库。
2. 长期趋势:技术替代与绿色转型重塑格局
技术替代风险: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若通过车规测试,可能压制镁价;镁基储氢电池若实现规模化应用,或开辟新需求增长点。
绿色生产压力: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通过AI控制系统实现“黑灯工厂”生产,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18%,中小厂商面临淘汰。
3. 投资策略:关注结构性机会与风险
技术升级企业:布局镁储氢、汽车轻量化领域的企业(如云海金属、万丰奥威)可能受益。
成本优势企业:拥有低成本资源(如盐湖提镁)或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可抵御价格波动。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