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维生素”与“贵金属双雄”之一,白银兼具金融属性与工业价值,既是避险资产,也是新能源、电子等新兴产业的“隐形刚需”。近期国际银价围绕37美元/盎司关口反复拉锯,国内沪银主力合约收报8907元/千克(较前一日微跌0.35%),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现货市场1# 白银价格震荡收跌,报均价 8925 元 / 千克,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0.33%;市场情绪在政策密集期与基本面博弈中陷入胶着。
白银的多面性:从首饰到光伏的“全能选手”
白银的应用远不止于传统珠宝——其导电性、导热性及抗菌特性,使其成为电子元件(如5G芯片触点)、光伏电池(HJT技术银浆)的核心材料,医疗领域(银离子消毒)亦在拓展新增量。据行业统计,2023年全球白银需求中,工业用途占比超50%,其中光伏用银增速达15%,成为拉动需求的“新引擎”。
当前价格走势:宏观扰动主导,多空分歧加剧
美联储政策预期转向鹰派:7 月 3 日欧洲央行论坛上,鲍威尔明确表示 “关税政策延缓降息进程”,市场对 7 月降息预期从 25% 骤降至 0%,美元指数走强直接压制以美元计价的白银。
美国关税政策倒计时冲击:8 月 1 日关税重启风险升温,泰国、越南等国加速谈判增购美能源以规避高关税,贸易摩擦升级预期压制全球工业需求预期。
国内经济数据疲软:6 月 CPI 预计同比 - 0.2%、PPI 同比 - 3.3%,显示内需复苏乏力,叠加社融数据(9-15 日公布)若不及预期,可能进一步削弱白银工业需求支撑。
供需现状:供应稳中有增,需求“新能源”成最大变量
供应端:全球白银产量近年保持3%-5%的温和增长,主产区秘鲁、墨西哥矿山生产稳定,但再生银供应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当前回收意愿偏低)。
需求端:工业需求结构性分化——传统电子领域(如消费电子)因全球需求疲软增速放缓,但光伏领域(单GW组件耗银约10-15吨)持续高增,2024年全球光伏用银需求或突破1.2万吨(占工业需求25%以上);投资需求方面,全球白银ETF持仓量较年初回升5%,反映部分资金对贵金属的长期配置意愿。
上下游产业链中,上游矿山企业(如墨西哥Fresnillo、秘鲁Volcan)定价权较强,中游加工企业(银粉、银浆厂商)受工业需求波动影响显著,下游终端(光伏组件厂、电子制造商)则通过期货套保对冲价格风险。
短期(1-2周)价格预测:政策节点决定波动节奏
本周(7月8日-12日)是关键政策与数据密集期,银价或延续“高波动、宽震荡”格局:
上行风险: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鸽派”信号(如暗示9月暂停加息)、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光伏产业政策加码(如欧盟提高可再生能源目标);
下行风险:美国“对等关税”提前落地引发贸易摩擦升级、中国6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压制工业金属情绪、多头资金加速撤离贵金属板块。
综合来看,银价短期或围绕36-38美元/盎司(国际)、8800-9100元/千克(国内)区间震荡,若光伏用银需求数据(如二季度全球装机量)超预期,或成为突破上沿的关键催化剂。
结语:在“工业刚需+金融属性”双轮驱动下,白银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但短期需警惕政策“黑天鹅”与资金情绪扰动。对于投资者而言,紧盯美联储政策信号、全球光伏装机进度及美国关税落地节奏,或是把握行情的关键。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