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价微涨背后:多空拉锯下的"铅"势胶着
今日(2025年7月10日),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现货市场1#铅价报17150-17250元/吨,均价17200元/吨,较前一日微涨25元。这一"小碎步"波动,恰是当前铅市多空因素交织的缩影——宏观情绪摇摆、供需两弱僵持、产业链传导受阻,短期价格或难破"震荡局"。
宏观面:内外多空交织,无明确驱动
全球金融市场与国内宏观面的“双向波动”,正成为金属市场的关键变量。海外方面,美国加征多国关税的言论叠加90天对等关税暂停期延后至8月1日,避险情绪升温叠加美元走强,压制外盘金属风险偏好,行情陷入窄幅震荡;国内则释放积极信号:6月CPI同比转涨0.1%、核心CPI升至0.7%,PPI部分行业企稳回升,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消费金融支持升级等政策“组合拳”落地,生产、消费、投资数据稳步改善,外贸对“一带一路”国家增势亮眼,内需主导的回升态势更趋稳固。内外因素交织下,金属市场的“情绪底”与“基本面底”正逐步显现。铅酸蓄电池所在的机械、交通设备等领域需求拉动有限,宏观面缺乏单边推涨动能。
供应端:原生再生双源受限,增量难觅
原生铅方面,全球铅矿资源分布不均(主产区秘鲁、澳大利亚受矿石品位下降、罢工扰动),叠加进口矿运输周期延长(海运成本高企、地缘冲突偶发),国内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偏低;再生铅则受"季节性+政策性"双重压制——夏季高温导致废电瓶回收量环比下滑(回收商户外作业减少),叠加环保督查趋严(部分中小厂限产),流通货源增量有限。整体看,供应端"原生缺矿、再生缺废"的双重约束,抑制了短期放量可能。
需求端:传统旺季消费预热逐步开启,新兴增量未起
作为铅消费"主力军"的铅酸蓄电池,正面临"前后夹击":传统领域中,燃油车销量受新能源车挤压,保有量虽支撑替换需求,但增速放缓;电动自行车市场趋于饱和(年销量增速降至5%),以旧换新为主;储能领域则被锂电池加速替代(成本优势显著)。6月本为传统旺季,但下游电池厂反馈"订单仅微增",远低于预期,叠加对高价铅的抵触,采购以刚需补库为主,难成规模拉动。
产业链:协同受阻,利润承压
产业链各环节"各自承压":上游矿山虽握有资源议价权,但下游需求疲软导致精矿销售滞缓(部分矿山库存环比增8%);中游冶炼厂陷入"两头挤"——原生铅厂受矿价高企、再生铅厂受废电瓶高价与环保成本双重挤压,利润普遍压缩(行业盈亏线附近);下游电池厂则面临"成本传不下去"的困境(终端产品价格难涨),经销商库存维持低位(仅够15天周转),产业链协同效率下降。
短期展望:区间震荡,变量待察
综合来看,当前铅市"上有供应压制、下有成本支撑",短期或延续17150-17500元/吨的震荡偏强运行。关键变量在于:一是宏观政策落地效果(如消费刺激细则能否激活工业需求);二是原料供应改善进度(进口矿到港、废电瓶回收旺季启动时间);三是新兴需求进展(铅炭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能否超预期)。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按需采购、控制库存仍是当前最优策略;投资者需密切跟踪上述变量,把握阶段性波段机会。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