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重磅消息:经过长期勘探攻关,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发现一座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累计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相当于我国2022年锂资源总量的近十分之一。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矿床还伴生铷、钨、锡等多种战略金属,所有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标志着我国锂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重大突破。
勘探突破:理论创新助力找矿突破
此次勘探由湖南省地质院下属的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主导,联合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项目总工程师杨齐智介绍,团队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自2022年起在鸡脚山矿区开展系统性靶区优选工作,最终在蚀变花岗岩型锂矿成矿领域取得“从0到1”的突破。
“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被多国列为战略级资源。”杨齐智表示,此次发现不仅验证了“深部找矿”理论的可行性,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战略价值:赋能新能源与高端制造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曾一度超过70%。鸡脚山矿区的发现将显著缓解这一局面:
✱ 锂:131万吨氧化锂资源量可支撑生产约325万吨碳酸锂,满足约2,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
✱ 伴生金属:铷、钨、锡等金属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进一步提升了矿床的综合价值。
产业联动:湖南打造“锂电之都”
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此次锂矿发现将加速当地新能源产业布局。据悉,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已启动矿区开发前期工作,计划建设集采选冶、材料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战略性矿产勘查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3-5个千万吨级锂资源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湖南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