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光伏ETF单月吸金超20亿元:政策托底、供给出清与估值重构​​共振

​​光伏ETF单月吸金超20亿元:政策托底、供给出清与估值重构​​共振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7月,光伏ETF(515790)以单月吸金超20亿元、份额连续创新高的表现,成为A股市场最受瞩目的行业ETF之一。这一现象背后,是政策引导、供需重构与估值修复三重逻辑的共振,而非简单的短期炒作。

2025年7月,光伏ETF(515790)以单月吸金超20亿元、份额连续创新高的表现,成为A股市场最受瞩目的行业ETF之一。这一现象背后,是政策引导、供需重构与估值修复三重逻辑的共振,而非简单的短期炒作。

​​政策定调:反内卷从口号到制度性约束​​

工信部7月3日召开的光伏企业座谈会,首次将“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写入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对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实施处罚”。这与2024年《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形成政策闭环,标志着行业从“呼吁自律”转向“刚性约束”。政策层对TOPCon、HJT等高效技术的倾斜(如税收抵扣比例提升至15%),加速了落后产能出清——6月国内PERC产能开工率已降至52%,而N型产能占比突破60%。

​​供给革命:从“量增”到“质变”的临界点​​

当前光伏行业呈现“三升三降”特征:

​​1、产能集中度提升​​:CR10企业产能占比从2023年的68%升至2025年的82%,中小厂商加速退出;

​​2、技术迭代加速​​:TOPCon量产效率突破26%,单瓦成本较PERC下降12%,倒逼企业技术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6%-8%;

​​3、库存周期反转​​:硅料库存从3月的12万吨降至7月的4.3万吨,玻璃库存天数缩短至12天(安全边际为15天)。

这种结构性变化,使得行业从“全行业亏损”转向“龙头盈利修复”。以隆基绿能为例,其HPBC组件毛利率已回升至18%,较2024年Q4提升9个百分点。

​​估值锚定:历史低位与资金避险的共振​​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当前市净率(PB)为1.81倍,处于近5年2.3%分位,股息率2.13%创历史新高。这种“低估值+高分红”组合,在无风险利率上行周期中极具吸引力。资金流向数据显示,7月光伏ETF日均成交额达8.33亿元,是同类新能源ETF的2.3倍,流动性溢价显著。

​​需求韧性:海外市场与新兴场景的增量支撑​​

尽管国内装机增速放缓,但海外市场呈现结构性机会

   •​​美国​​:IRA法案过渡期临近,Q3组件抢装量预计同比增45%;

​​   •中东​​:沙特NEOM新城项目拉动区域需求,组件出口单价回升至0.48美元/W;

   ​​•BIPV​​:国内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突破30%,工商业屋顶项目IRR回升至10%以上。

​​资金行为:ETF工具属性与市场情绪共振​​

光伏ETF(515790)的机构持仓占比达11.16%,险资、外资通过ETF渠道配置的比例较2024年提升18%。其优势体现在:

​​   •风险分散​​:覆盖硅料、组件、设备等50家龙头,规避个股技术路线风险;

​​   •交易灵活​​:T+0回转交易机制吸引日内波段资金,7月日均换手率1.87%,高于同类ETF均值1.2倍;

​​   •套利空间​​:IOPV溢价率中枢稳定在0.3%-0.5%,为套利者提供操作空间。

关注:三大关键节点

1、2025年8月​​:硅料收储政策细则落地,若执行力度超预期,可能触发价格中枢上移;

2、​​2025年9月​​:N型电池渗透率能否突破70%,决定技术迭代红利释放节奏;

3、​​2025年10月​​:欧盟碳关税修订案对组件出口成本的影响测算。

​​投资启示​​:

光伏ETF的吸金效应,本质是市场对“供给出清+技术升级”双主线逻辑的定价。短期需警惕中报业绩披露期的波动(上半年行业平均净利率或为-1.2%),但中长期看,行业已进入“剩者为王”的新周期。对于普通投资者,通过ETF参与行业β,或是穿越周期的最优解。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