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报收24.6万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跌2000元/吨,跌幅达0.81%。这一价格波动暴露出当前钴市场在政策调控、技术替代与供需失衡多重压力下的脆弱性。
供需失衡:全球钴市场长期过剩,印尼产能冲击刚果(金)垄断地位
1.供应端:刚果(金)政策反复,印尼产能快速崛起
刚果(金)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国,2024年钴矿产量达22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6%。然而,其出口政策频繁调整:2025年2月首次实施为期四个月的钴出口禁令,6月又延长三个月至9月,试图通过限制供应提振价格。但印尼作为新兴产区,凭借红土镍矿伴生钴资源,2024年钴产量达3.2万吨,占比11%,且预计2030年占比将升至22%。印尼低成本产能(到岸价15820美元/吨,较中国冶炼企业成本低37%)对传统供应商形成巨大竞争压力。
2.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技术变革,消费电子复苏有限
钴的主要下游应用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占比约40%)和消费电子(占比约25%)。然而,2025年需求增长面临双重压力:
✱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镍三元电池(NCM811/NCA)在高端车型中的应用普及,使得单吨电池钴用量显著降低至0.12kg/kWh;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从2024年的43%进一步回升,2025年装机量占比达72%,进一步抑制动力电池领域对钴的需求增速。
✱消费电子领域:尽管折叠屏手机、AR/VR设备等新兴产品拉动钴酸锂正极材料采购量环比增长21%,但单机钴含量较传统机型仅提升40%,需求增长有限。
政策调控:刚果(金)禁令效果有限,印尼优先国内供应
1.刚果(金)出口禁令:短期推高价格,长期难改供需格局
刚果(金)的出口禁令虽在短期内导致国际钴价从16万元/吨反弹至25万元/吨,但市场高库存压力(国内硫酸钴库存5550金属吨、电解钴库存2960吨)导致厂商高位抛货,6月24日钴价单日暴跌6000元至25万元/吨,显示政策效果有限。国际钴业协会(ICA)预测,2025年全球钴需求将达29.2万吨,同比增长9.77%,但供应过剩仍达5万吨,禁令仅能阶段性缓解压力。
2.印尼《矿业法》修正案:优先国内供应,影响全球供应链
印尼2025年《矿业法》修正案规定,从事矿产开采、加工的企业需优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调整外资所有权政策。这一政策已初见成效:2024年7月,印尼在西爪哇省建立东南亚首座电动车电池工厂,由现代汽车集团、LG能源解决方案及印尼电池公司组成的财团投资30亿美元。印尼产能扩张将进一步补充全球钴供应,缓解刚果(金)政策变动带来的冲击。
技术替代:电池“去钴化”加速,再生钴技术冲击原生市场
1.电池技术路线分化:高镍电池与固态电池抑制钴需求
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技术路线分化对钴需求产生复杂影响:
✱高镍三元电池:NCM811/NCA电池在高端车型中的应用不断普及,单吨电池钴用量显著降低至0.12kg/kWh。
✱固态电池:比亚迪宣布2025年全系换三元电池,特斯拉计划2026年装车无钴电池,长期可能分流钴需求。
2.再生钴技术发展:回收成本降低,冲击原生钴市场
再生钴技术通过湿法冶炼工艺,将废旧锂电池中的钴回收利用,成本较原生钴低30%-40%。据CRU集团预测,2025年再生钴产量将达5万吨,占全球钴供应量的17%,对原生钴市场形成显著冲击。
未来展望:钴价何时触底?行业洗牌加速
1.短期:刚果(金)禁令与印尼产能博弈,价格或维持震荡
在刚果(金)出口禁令延长至9月、印尼产能逐步释放的背景下,短期钴价可能维持震荡下行。据中信建投期货预测,2025年三季度,长江现货1#钴均价可能跌至24万元/吨,跌幅达4.2%。
2.中长期:行业洗牌加速,高端产品与再生钴成突破口
中长期来看,钴行业将加速洗牌,低端产能将被淘汰,而高端钴产品(如高纯钴、钴基合金)和再生钴将成为企业突破口:
✱高端钴产品:航空航天领域国产C929客机项目及军用发动机量产,拉动钴基高温合金需求同比增长25%,预计到2030年该领域钴用量将突破1.2万吨。
✱再生钴技术:随着回收成本降低,再生钴产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2025年预计达17%,长期可能主导钴供应格局。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