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7月15日,长江综合金属钕均价报收58.1万元/吨,单日上涨6,000元/吨;氧化钕均价同步上涨5,000元/吨至47.61万元/吨,逼近50万元关键关口。此番涨价是继7月11日、14日后的第三次跳涨,叠加缅甸地缘危机、美国战略定价与机器人订单爆发三重推力,钕资源稀缺性正从产业属性升维至大国博弈筹码。
一、供给端三重绞杀:环保、缅甸与配额收紧
国内环保风暴再升级
江西、内蒙古主产区废水氨氮排放限值收紧至15mg/L(旧标30mg/L),中小分离厂改造成本激增30%,开工率跌至38%以下,镨钕精矿周产量锐减150吨;
头部企业加速收割市场: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等行业CR5集中度飙升至75%,议价权空前强化。
缅甸“稀土命脉”持续断裂
雨季叠加克钦邦武装冲突遗留问题,稀土矿陆运通关量骤降60%,2025年1-6月缅甸矿进口量同比锐减45%,南方分离厂原料库存仅够维持1.5个月生产;
缅甸42%品位镨钕矿到岸价月涨12%至5.8万美元/吨,倒逼国内氧化钕生产成本突破43万元/吨,中小厂商陷入亏损。
配额管控与政策杠杆
2025年首批稀土开采指标增速仅5.88%,第二批配额预计7月下旬落地,80%指标集中于北方稀土等头部企业;
工信部拟7月启动5,000吨轻稀土战略收储,进一步压缩市场流通量。
二、需求端“核爆点”:从特斯拉机器人到美国天价保底
人形机器人量产前夜锁定高端需求
特斯拉Optimus二代量产提前至Q4,单台耗钕量达0.5公斤,远期百亿台规模对应年1.2万吨增量需求;
金力永磁墨西哥工厂产能利用率达90%,优必选、小米紧急补库,高端钕铁硼(H35牌号)订单占比突破40%。
新能源汽车“抢装潮”与海外溢价
特斯拉上海工厂7月磁材采购量环比激增20%-25%,北方稀土核能级钕合金长单占比升至26%;
欧盟企业出口许可证获批率升至60%,宝马、大众紧急采购推升氧化钕海外报价至720美元/公斤(较国内溢价180%)。
美国“天价保底”重塑全球定价逻辑
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签订协议:未来10年钕镨混合稀土保底价110美元/公斤(折合国内89万元/吨),较当前国内价高53%;
海外价格“天花板”被彻底打破,倒逼国内贸易商囤货看涨,资本押注价差红利。
三、未来预警:三重变量或触发价格二次跳涨
缅甸冲突复发风险(概率40%)
若8月前矿运通道未恢复,氧化钕价格或突破50万元/吨;
政策杠杆双击
第二批稀土开采配额增速或低于5%,收储计划落地后供给缺口将扩大至15%;
资本暗战升级
外资通过ETF加速布局中国稀土资产,6月净流入环比暴增42%;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