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均价报收633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报收62050元/吨,均与上一交易日持平。尽管近期碳酸锂价格出现反弹,但现货贸易活跃度依然低迷,下游材料厂备库意愿不足,采购策略以刚需为主,市场整体成交情况不佳。期货市场方面,碳酸锂主力合约收跌0.28%,报收64280元/吨,显示投资者对短期价格走势持谨慎态度。
一、驱动因素分析:供需失衡与成本支撑的博弈
1. 供应端:产能释放加速,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盐湖提锂项目产能释放:青海盐湖股份、西藏矿业等企业盐湖提锂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以上,7月国内碳酸锂产量预计达4.2万吨,同比增长18%。
澳大利亚锂矿进口量维持高位:2025年1-6月,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精矿量达28万吨,同比增长12%。尽管部分矿企因成本压力减产,但全球锂资源供应过剩格局未改。
2.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储能领域需求不及预期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但增速放缓: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0万辆,同比增长25%,但环比增速从一季度的30%降至二季度的18%。补贴退坡叠加消费者购车意愿趋于理性,导致动力电池领域对碳酸锂的需求增长乏力。
储能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尽管电网储能项目规划规模庞大,但受项目审批周期长、资金到位迟缓等因素影响,2025年1-6月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仅增长8%,远低于市场预期。
3. 成本与政策:锂精矿价格下跌,资源税改革效应有限
锂精矿价格下跌推低生产成本:2025年7月,澳大利亚6%品位锂精矿到岸价跌至1200美元/吨,较6月初下跌8%。锂精矿价格下跌直接推低国内碳酸锂生产成本,对价格形成压制。
资源税改革效应有限: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锂矿资源税从价计征政策(税率7%),其成本推升效应已逐步被市场消化。7月以来,碳酸锂综合成本仅增加约2000元/吨,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二、未来走势预测:短期震荡与长期分化并存
1. 短期市场:供需失衡持续,价格震荡整理
供应端:国内盐湖提锂项目产能释放加速,澳大利亚锂矿进口量维持高位,市场供应过剩局面料将延续。若下游需求未如预期回升,碳酸锂价格可能进一步承压。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但增速放缓,储能领域需求不及预期,需求端对价格支撑减弱。若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未如预期回升,碳酸锂价格可能跌破6万元/吨关口。
2. 长期逻辑:新能源需求增长与资源战略升级
新能源需求增长: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储能领域需求的逐步释放,碳酸锂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增长,为价格提供长期支撑。但技术替代风险(如钠离子电池)需警惕。
资源战略升级:中国将锂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2027年计划形成一定规模的国家储备。全球范围内,锂资源争夺从“产量竞争”转向“价值链控制”,长期价格中枢有望上移。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