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数据显示,2025年7月8日,长江综合多晶硅均价报3125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期货方面,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2508)午后触及7%涨停板,创近两个月新高,报收38385元/吨。这一走势背后,政策整治低价无序竞争、龙头企业减产控产及颗粒硅技术突破成为核心驱动因素。
政策风向转变,行业结构重组预期升温
近期,重要会议明确要求“依法依规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工信部座谈会也强调治理光伏行业低价竞争。这一政策信号直接刺激了多晶硅期货的暴涨,市场对行业供给端改革的预期大幅升温。分析师指出,政策短期提振了市场情绪,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产能主动减产的实际效果和下游需求复苏节奏。
供需博弈:减产控产VS需求增长
▶ 供应端:龙头企业减产,缓解供需压力
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头部企业相继宣布有序减产控产计划。通威股份对其下属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及检修,大全能源也对其在新疆及内蒙古生产基地的高纯多晶硅产线进行阶段性检修。这一系列减产举措被视为行业自律的体现,旨在缓解供需压力,引导市场价格回归理性。
▶ 需求端:光伏装机量创新高,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2025年光伏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多晶硅需求的主要支撑。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5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97.85GW,同比增长150%;5月单月新增装机92.92GW,同比增长388%。全球范围内,中东、印度、南非等地区因能源转型需求,新增光伏装机量有望实现高速增长,带动整体需求持续攀升。
技术革新:颗粒硅技术突破,重塑市场格局
▶ 协鑫科技FBR颗粒硅:碳排放降低61%,成本优势显著
协鑫科技作为光伏材料研发和制造的领军企业,其FBR颗粒硅技术在2024年实现了碳排放较2021年降低61%的突破,再次刷新行业全球最低纪录。该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现金成本27-28元/kg vs 棒状硅32-40元/kg),还通过高纯度特性(电子级可达99.9999999%)适配N型电池对少子寿命的严苛要求。
▶ 晶科能源掺杂比例达60%,颗粒硅从“配角”转向“主角”
晶科能源在SNEC展会上披露,2025年一季度颗粒硅掺杂比例已达55%-60%,未来可能提升至80%。这一数据标志着颗粒硅在下游应用中的接受度和渗透率快速提升。从早期仅能以5%-10%比例掺入棒状硅中,到如今成为TOPCon电池和部分BC电池的核心原料,颗粒硅正从“辅助掺杂”转向“主要原料”,重塑硅料市场格局。
库存压力与行业拐点展望
尽管政策推动减产,但多晶硅库存仍处高位。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国内多晶硅库存量达26.998万吨,环比增长1.70%,显示终端需求传导滞后。分析师指出,库存拐点何时到来,仍需密切跟踪政策执行力度与产业链价格传导的动态平衡。若产能调整不及预期或需求复苏缓慢,未来2-3个月多晶硅价格 仍有下行风险。
后市展望:短期情绪修复,长期结构优化
▶ 短期:政策提振情绪,期货或继续震荡上行
受政策整治低价竞争、龙头企业减产控产及颗粒硅技术突破的共同影响,多晶硅期货短期可能继续震荡上行。但需关注现货市场成交情况及库存压力对盘面的制约。
▶ 长期:行业结构重组,技术领先企业脱颖而出
长期来看,多晶硅行业将加速洗牌,技术领先、成本优势明显的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持续凸显。颗粒硅等新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升级,而中小企业需加速转型或面临淘汰风险。未来竞争将进一步向具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数字化管理和供应链优化能力的企业倾斜。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