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稀土(000831.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至1.76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这一亮眼表现不仅标志着公司经营策略的显著成效,更折射出稀土行业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振下的复苏态势。
一、业绩扭亏:多重利好驱动,利润大幅改善
中国稀土本次业绩预盈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因素:
稀土市场行情回暖:2025年上半年,全球稀土市场价格企稳回升,尤其是镨钕、镝铽等关键磁材原料价格涨幅显著。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稀土氧化物均价较年初上涨15%-20%,为公司产品盈利提供有力支撑。
营销策略精准调整:公司强化市场研判,把握价格回升契机,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拓展高端应用领域订单,实现销售同比增长。一季度以来,子公司磁性材料公司订单饱满,高附加值产品(如高性能钕铁硼)占比提升至40%。
生产工艺提质增效:推动产线联动升级与工艺创新,冶炼分离成本同比下降25%,高附加值产品产销量同比提升。同时,根据会计准则冲回部分存货跌价准备,进一步增厚利润。
二、行业背景:政策护航+需求爆发,稀土价值重估
2025年稀土行业呈现供需两旺格局,中国稀土作为行业龙头深度受益:
政策端:国家强化稀土资源战略管控,《稀土管理条例》实施规范行业秩序,出口配额管理趋严,推动价格中枢上移。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爆发。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风电新增装机量超50GW,高性能钕铁硼磁体需求同比增长30%。
供给端:缅甸矿进口受雨季影响下降,美国矿扩产缓慢,全球70%以上高纯度稀土化合物产能集中于中国,强化定价权。
三、公司战略:资产整合+技术升级,巩固龙头地位
中国稀土正通过多维布局巩固行业优势:
推进同业竞争解决:作为中国稀土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公司积极配合集团开展内外部资产整合重组,择机注入优质稀土资产,提升资源控制力。
技术突破与绿色转型:加速新一代绿色冶炼项目落地,一期工程进入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工艺设计有序推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141.32%,资本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四、未来展望:价格中枢上移,长期成长可期
中国稀土对中长期市场走势持乐观态度:
需求持续增长:全球低碳转型推动稀土在新能源、电子通信等领域应用,预计2030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量较当前增长超3倍。
供给结构优化:公司依托白云鄂博矿等资源储备,结合海外并购(如澳大利亚阿拉弗拉项目),构建多元化供应链,抵御价格波动风险。
技术壁垒强化:聚焦高性能磁材、稀土催化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抢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先机。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