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报248,000元/吨,单日再跌1000元,本周累计跌4000元。这一断崖式下跌的背后,是三重矛盾的集中爆发:
政策空窗期恐慌蔓延
刚果(金)出口禁令虽延长至9月,但北基伍省武装冲突缓解后部分矿山恢复运输,市场传闻8月“配额制”方案可能松动。政策预期反转触发资本提前出逃,单日散单成交量激增300%。
印尼产能“核弹级冲击”
华友钴业印尼湿法项目首批1.5万吨钴中间品到港,成本仅15,82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约11.3万元),较国产成本低37%,直接击穿国内冶炼厂盈亏底线。
隐性库存“堰塞湖决堤”
电解钴社会库存高达2960吨,贸易商因银行抽贷压力被迫抛货套现,现货市场出现23.5万元/吨的折价成交,较主流价低5%。
一、深层动因:供应重构与需求坍塌的双重绞杀
1. 供应端:资源霸权更迭的致命冲击
印尼颠覆传统定价体系:凭借红土镍矿伴生钴资源,印尼钴产量占比从2024年12%跃升至2025年18%,中资企业高压酸浸项目新增供应1.8万吨/年,成本较中国低37%。
刚果(金)政策效力衰减:尽管该国控制全球75.9%产量,但出口禁令延长反而暴露其战略短板——本土精炼能力不足,政策扰动沦为资本炒作工具。
2. 需求端:技术替代浪潮不可逆
动力电池领域崩塌:
磷酸铁锂电池全球市占率突破72%,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钴含量<5%)装机占比飙至45%,特斯拉Model 3全系切换无钴电池;
欧盟碳关税(CBAM)增加三元电池出口成本1200元/吨,6月中国钴酸锂出口量同比暴跌22%。
高端增量杯水车薪:
军工与航空订单激增(C929大飞机高温合金用钴溢价率超300%),但年增量仅1.2万吨,不足总需求5%。
二、48小时生死变量:政策、库存与技术黑天鹅
刚果(金)政策窗口倒计时
若8月“配额制”落地,供应恐慌缓解,价格或跳水至23万;反之若北基伍省冲突升级(占产量40%),可能触发20%跳涨。
库存耗尽临界点逼近
港口库存仅维持15天,若7月中旬前耗尽,恐慌补库或推动单日暴涨5%;反之夏休淡季需求萎缩将加速下跌。
技术替代终极审判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中试若通过车规测试(原定Q3公布),资本市场或抛售钴概念股,彻底压制价格反弹。
三、未来格局:资源霸权与技术革命的终极对决
资源国“收割逻辑”崩塌:刚果(金)试图复制印尼镍管控模式,但湿法项目成本优势已颠覆传统定价体系。中国通过“刚果-印尼-澳大利亚”多源供应体系,将海外资源控制量提升至国内储量4倍。
技术革命重塑生存法则:
回收革命:再生钴满足31%需求,成本较原生矿低30%,格林美回收率突破98%构筑成本护城河;
无钴技术碾压:固态电池若采用氧化物路线,钴需求或减少30%,2027年商业化将加速产业洗牌。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