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长江现货1#镁均价报收177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0元/吨。这一价格波动不仅折射出镁行业当前的供需矛盾,更揭示了政策调整与市场需求变化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一、核心驱动因素:政策、需求与成本三重压力
	1. 政策收紧:新建产能受限,市场预期转向
	政策动态:2023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将“新建、扩建镁冶炼项目”列入限制类,仅允许综合利用项目。尽管政策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市场已提前反应,预期未来供应增长受限;
	产能矛盾:6月全国镁锭产量7.17万吨(环比降3.29%),但现有产能集中交单后,库存压力显现,短期供需失衡加剧价格下跌。
	2. 需求疲软:汽车轻量化进程不及预期
	下游数据: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318.2万辆(同比增50.4%),但镁合金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增速未达预期。尽管万丰奥威等企业推动镁合金在方向盘、发动机部件的应用,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受成本制约,镁合金性价比优势未充分释放;
	出口压力:5月中国未锻轧镁出口量同比增6.79%,但出口均价2776美元/吨(同比降12.2%),海外客户压价明显,出口商利润空间被压缩。
	3. 成本下降:硅铁价格震荡拖累镁价
	原料支撑减弱:硅铁(75-A)内蒙古报价5750元/吨,较6月高点下降50元/吨,竖罐还原工艺等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改进:稀镁科技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炼镁工艺,稀土镁合金产品已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成本下降未能有效传导至镁价。
	二、行业拐点信号:绿色转型与产能出清并行
	1. 绿色技术突破:尾气治理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进展:陕西省府谷县研发“金属镁冶炼工业精准脱硝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助力产业绿色转型,但技术推广需时间;
	环保成本:环保投入增加推高生产成本,部分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压力,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2. 产能整合:龙头企业扩张与中小企业退出
	龙头企业动态:宝武镁业以10万吨原镁、20万吨镁合金产能居全球第一,青阳项目投产后产能将翻倍,市占率超35%;
	中小企业困境:政策限制与成本压力下,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退出市场,加速产能出清。
	3. 需求新动能:低空经济与氢能应用探索
	低空经济:万丰奥威通过收购Volocopter布局eVTOL,镁合金在飞行器轻量化中的应用潜力待释放;
	氢能应用:氢枫与中国化学城投合作探索金属镁高价值利用及氢气制取技术,为镁需求开辟新路径。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与长期机遇并存
	短期预测:硅铁价格震荡、需求疲软及政策收紧压力下,镁价或维持弱势震荡,需关注7月中下旬汽车产销数据及出口订单变化;
	长期机遇:绿色转型、低空经济及氢能领域的应用拓展,可能为镁价提供新的上涨动能,但需等待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共振。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