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7月16日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正式公布赛事口号及奖牌设计方案。这场定于8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的科技盛会,标志着人机共生时代竞技体育的全新突破。
奖牌设计:动态结构诠释科技哲学
本届运动会奖牌以"机械臂抱持-托举智芯"为核心创意,采用可旋转双形态设计:
1、平面形态:机械臂环抱"智芯"模块,象征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协同与根基共建;
2、翻转形态:机械臂托举智芯向上伸展,寓意突破物理与智能边界,呼应赛事"科技赋能竞技,创新驱动突破"的核心精神。
据设计团队介绍,奖牌材质采用再生铝合金与3D打印钛合金结合工艺,重量控制在450克以内,既体现环保理念,又确保人形机器人参赛选手可自主完成佩戴动作。
口号发布:"智竞向未来"定义新竞技时代
赛事口号"智竞向未来"(Intelli-Compete for Tomorrow)经全球征集后最终确定。组委会解释称:
1、"智竞"既是对"智能竞技"的浓缩表达,亦暗含向全球机器人研发先驱致敬之意;
2、口号整体传递三层内涵: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竞赛形态、人机协作的迭代进化模式,以及通过竞技探索机器人服务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
3、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检验人形机器人技术成熟度的实战平台,将为医疗、教育、应急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赛事前瞻:全球23国确认参赛,产业生态加速成型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87支队伍完成报名,参赛机型涵盖服务型、工业型、特种作业型人形机器人。赛事设置三大竞赛单元:
1、极限任务挑战赛(如复杂地形行走、精密装配)
2、人机协同创新赛(考察人类与机器人协作效率)
3、自由创意展示赛(聚焦艺术表达与社会服务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赛事特别设立"最具商业转化潜力奖",由红杉资本、百度风投等机构组成的评审团,将对参赛技术进行产业化评估,优秀项目可直接对接制造业订单。
产业意义:构建人机共生新范式
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40%。此次运动会的举办,被视为中国抢占行业标准制定权的重要举措。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指出:"当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竞技场,其运动控制、环境感知、能源续航等核心技术的实战数据,将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迭代升级。"
随着赛事临近,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已启动"机器人友好型城市"试点,包括建设专用测试赛道、开放社区服务场景等,为赛后技术落地提供实验环境。这场融合科技、体育与产业的全球盛会,正为人类与机器人的共生未来书写新篇章。
赛事信息速览
时间:2025年8月14日-17日
地点:北京亦庄国际会展中心
直播平台:央视频、北京时间客户端
票务信息:即日起可通过大麦网预约观摩资格
本文内容仅供观看,不作任何指引,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