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联合多部门启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紧扣暑期消费旺季与地方特色,通过扩大优质商品服务供给、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模式,全力推动夏日消费升温。作为消费市场的"晴雨表",稀土板块同步释放回暖信号,7月10日,稀土永磁板块盘中活跃,京运通、北方稀土强势涨停,中国稀土、宁波韵升跟涨,振幅显著,达到超 575万手,强劲走势背后多重因素共振。 宏观面,近期美国总统宣布向多国征收关税引发市场避险情绪高涨,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显示维持中性,随着市场仍旧押注降息预期,宏观面情绪有所缓和,国内则释放积极信号:6月CPI同比转涨0.1%、核心CPI升至0.7%,PPI部分行业企稳回升,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消费金融支持升级等政策“组合拳”落地,生产、消费、投资数据稳步改善,外贸对“一带一路”国家增势亮眼,内需主导的回升态势更趋稳固,提振大宗商品修复情绪,稀土板块受多重因素驱动:关税局势缓和,地缘局势扰动供应;缅甸地震致中重稀土减产,国内政策配额限制加剧供给紧张;新能源(车、风电)及AI、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拉动需求高增。短期价格受供需缺口支撑或上涨,但宏观经济波动、地缘局势缓和或添变数,推动稀土板块呈现反弹趋势; 稀土永磁材料(尤其是钕铁硼)是当前稀土最核心的应用领域,占全球稀土消费量的40%以上。其核心配方并非单一稀土元素,而是"稀土+过渡金属"的精密组合。
稀土的价值不仅在于单一元素,更在于其与多种金属的协同效应——从永磁材料的"铁三角"到催化材料的"净化搭档",从储氢合金的"能量仓库"到发光材料的"光影魔术师",这些"配角金属"正深度参与稀土产业链的价值重构。
在永磁领域,钕(基体)、镝/铽(磁硬化剂)与铁、硼形成的"Nd₂Fe₁₄B"主相,构成了高性能钕铁硼的核心,辅以钴、铝提升高温稳定性,支撑起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刚需;催化环节,镧、铈的氧化物与铂、钯、铑等贵金属结合,通过"锚定效应"延长催化剂寿命,成为汽车尾气治理与氢能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储氢材料中,镧、铈优化镍氢合金的储氢容量与循环寿命,钴、锰则改善低温性能,适配混合动力汽车的极端需求;发光领域,钇、铕、铽与铟、镓形成的荧光粉,将稀土的发光特性与半导体技术结合,推动LED、Micro LED等光电子产业升级。 短期预测:价格高位震荡;
短期(7-8月)稀土价格或延续"中重稀土强、轻稀土稳"的分化格局,板块机会集中于"新能源关联性高"的标的。
利多因素:
① 缅甸灾后恢复缓慢:电力与道路修复需2-3个月,8月前进口量难有起色;
② 旺季备货启动:9月是风电设备、电动车电机的集中采购期,下游企业(如金风科技、比亚迪)已提前锁单;
③ 政策红利释放:工信部《稀土永磁材料行业规范》或明确高性能磁材(BHmax≥50MGOe)产能占比目标,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潜在风险:
① 宏观情绪扰动:若(美元反弹),可能压制大宗商品估值;
② 技术替代:铁氮系永磁材料进入中试阶段,或分流部分低端需求;
③ 进口通道恢复:若中缅口岸提前通关,短期供给压力或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