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10 月 14 日,长江综合 1# 铋均价报 1265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1000 元。此次价格变动并非长期趋势逆转,而是短期产能释放、需求节奏放缓与市场情绪波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背后折射出战略小金属市场的复杂运行逻辑。
供应端:产能爬坡与再生资源补充形成双重增量
国内铋供应能力的阶段性提升成为价格回调的核心推手。作为铋行业重要参与者,万业企业此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明确披露,2025 年铋材料产能将呈现逐季爬坡节奏,安徽五河、湖北荆州两大深加工基地的产能释放已在三季度逐步落地。与此同时,原生铋产能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行业数据显示 2025 年国内铋产量预计突破 1.95 万吨,较 2024 年增长 5.4%,主产区湖南、江西等地的合规冶炼厂开工率维持在 85% 以上。
再生铋的补充效应进一步加剧短期供应宽松。在《稀有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下,国内铋再生利用率已提升至 28%,仅铅锌冶炼副产品及电子废弃物拆解领域,每月即可回收铋资源约 180 吨。这种 “原生 + 再生” 的双重增量,使得市场供应节奏与此前预期的 “缺口扩大” 形成阶段性偏差,成为价格下行的直接诱因。
需求端:下游观望情绪压制即时采购需求
与供应端增量形成对比的是下游市场的谨慎心态。铋的核心应用领域呈现分化态势:医药领域虽保持稳健需求,含铋药物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持续拓展,但作为刚性需求,其采购多遵循固定周期,难以形成短期增量支撑;而电子与半导体领域则受制于终端需求节奏,铋在压敏电阻、陶瓷电容等器件中的应用,因消费电子旺季备货高峰刚过,下游企业普遍进入库存消化阶段,采购意愿明显降温。
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心态的传导效应。在经历 2024 年至 2025 年 8 月的 80% 涨幅后,下游企业对高位价格的接受度本就有所下降,此次价格回调进一步强化了 “买涨不买跌” 的观望情绪。多数中游加工企业选择缩减备货量,仅维持 1-2 周的安全库存,导致市场成交氛围清淡,难以形成有效价格支撑。
政策与宏观:出口管制红利消化与市场情绪扰动
年初实施的出口管制政策红利正在逐步消化。2025 年 2 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将铋相关物项纳入出口管制目录后,全球市场一度出现供应紧张预期,推动铋价快速上行。但随着企业逐步适应许可申报流程,高纯铋出口已恢复增长态势,2025 年前三季度国内高纯铋出口量同比增幅达 22%,前期因政策产生的供需缺口预期被持续填补。
宏观市场的整体波动也对铋价形成间接压制。10 月 14 日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呈现分化态势,炭黑、丁苯橡胶等工业原材料价格纷纷走弱,反映出市场对工业需求的谨慎预期。同时,美联储官员释放的降息信号虽长期利好大宗商品,但短期却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增速的担忧,作为工业属性较强的小金属,铋价难免受到情绪传导影响。
长期逻辑:战略属性与需求升级奠定价值基础
尽管短期价格回调,铋的长期投资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从资源属性看,我国铋储量占全球 58%、产量占 76%,且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矿产目录,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从 2022 年的 1.2 万吨下调至 2024 年的 0.95 万吨,原生资源供应的刚性约束长期存在。从需求端看,半导体领域的铋基新材料应用、新能源领域的环保催化剂需求正在加速突破,预计 2026 年全球铋需求将突破 25 万吨,较 2025 年增长 8.7%,供需缺口有望重新扩大。
短期来看,铋市将处于 “供应增量释放 + 需求等待回暖” 的调整阶段,价格可能维持区间震荡。但长期而言,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高端应用拓展及绿色冶炼技术推广,铋的战略价值将逐步凸显,价格中枢有望重回上行通道。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