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0 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 620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2500 元。当日现货市场呈现 “量价齐升” 格局。贸易商报价积极性显著提高,主流成交区间较前一日上移 2000-3000 元 / 吨,下游硬质合金企业因 “金九银十” 旺季补库需求释放,实际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 22%,其中光伏钨丝领域采购量占比达 35%,成为核心拉动力量。
现货市场与股市呈现短期分化。当日钨业龙头章源钨业(002378)股价收报 12.47 元,较前一日下跌 5.74%,这种背离反映出资本市场对短期回调的担忧,而现货市场更聚焦供需基本面改善。
开采指标约束加剧供应紧张
自然资源部 4 月下达的 2025 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5.8 万吨已进入消耗后半程,行业数据显示,前 9 月国内钨精矿产量达 4.3 万吨,占全年第一批指标的 74.1%。由于第二批指标尚未下达,且政策明确禁止超指标生产,国内大中型矿山普遍放缓生产节奏,9 月钨精矿产量环比下降 8%,导致钨粉原料供应持续偏紧。江西、湖南等主产区贸易商库存已降至近三年同期最低,部分企业出现惜售现象。
高端需求迎来 “双线爆发”
光伏与高端制造需求的同步增长成为核心拉动力。光伏领域,钨丝替代钼丝趋势加速,国内光伏钨丝产能利用率已提升至 90% 以上,机构测算 2025 年光伏钨丝对钨的需求增量将达 1200 吨,较去年翻倍增长;高端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用硬质合金需求同比增长 28%,章源钨业等龙头企业刀具板块订单已排至 11 月,推动钨粉采购需求集中释放。
产业链补库周期全面启动
经历 9 月下旬的短暂调整后,下游企业库存已降至安全线以下。数据显示,国内硬质合金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从 8 月的 22 天降至 10 月的 15 天,叠加 “金九银十” 传统旺季,企业补库意愿强烈。10 日当日,仲钨酸铵(APT)与钨粉价差扩大至 1.8 万元 / 吨,冶炼企业盈利空间改善,进一步刺激生产端采购积极性。
政策与需求构建长期支撑
从政策端看,钨作为战略性矿产的保护力度持续加码。自然资源部明确对超指标生产企业实施产能核减,且共伴生钨矿开采需严格报备,这使得短期供应增量受限。同时,全球各国对钨产业链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升,美国、欧盟均将钨列入关键原材料清单,国际市场对中国钨产品的依赖度仍超 80%,为价格提供底层支撑。
龙头企业动态显示行业韧性十足。章源钨业凭借完整产业链优势,上游钨矿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 12%,下游刀具板块营收同比增长 35%,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厦门钨业等企业则加速布局再生钨领域,目前再生钨产能占比已提升至 18%,但短期内仍难以弥补原生矿供应缺口。
技术面分析,长江综合钨粉已突破 62 万元 / 吨关键阻力位,下一目标位直指 64 万元 / 吨。若后续光伏装机数据持续超预期,价格有望加速上行;反之,若库存出现累积,可能在 62-63 万元 / 吨区间震荡调整。
后市展望:短期旺季支撑,长期趋势向上
短期来看,10-11 月钨粉价格将维持 62-64 万元 / 吨的高位运行。光伏装机旺季、开采指标约束、产业链补库三大因素共振,叠加北方冬季矿山生产受限预期,供应紧张格局难以快速缓解。若第二批开采指标低于市场预期(目前机构预测约 4.5 万吨),价格或突破 65 万元 / 吨。
长期而言,钨价上行周期已明确确立。机构预测,2025-2027 年全球钨供需缺口将从 800 吨扩大至 2000 吨,光伏钨丝、高端硬质合金等新兴需求年均增速超 20%,而国内开采指标严控与海外产能释放缓慢的矛盾将持续存在。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