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定调未来 20 年!路线图 3.0 划重点:2040 年新能源乘用车占比超 85%

定调未来 20 年!路线图 3.0 划重点:2040 年新能源乘用车占比超 85%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0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15至20年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核心目标,从传统能源车升级到新能源汽车渗透,再到关键零部件突破,全方位勾勒出产业转型蓝图,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10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以下简称“路线图3.0”),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15至20年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核心目标,从传统能源车升级到新能源汽车渗透,再到关键零部件突破,全方位勾勒出产业转型蓝图,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在传统能源乘用车转型方面,路线图3.0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至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将实现全面混动化。这意味着届时纯燃油动力的乘用车将逐步退出市场,混动技术(HEV、PHEV等)将成为传统能源车型的标配。值得注意的是,路线图3.0并未对含内燃机的乘用车“一刀切”,而是给出了长期存续的空间——到2040年,HEV、PHEV、REEV等含内燃机的乘用车销量,仍将占乘用车新车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体现了“渐进式转型”的产业发展思路。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目标更为激进。路线图3.0指出,到2040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85%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BEV)占比高达80%,成为绝对主流。在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化的场景拓展路径也已明确:将从当前集中的城市、短途场景,逐步向中长途场景延伸,这意味着新能源商用车在物流、客运等核心领域的应用将实现突破,为商用车市场的低碳转型提供清晰指引。

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电池技术,路线图3.0也给出了关键发展节点。文件明确,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进入大规模全球推广阶段。据行业专家分析,全固态电池相较于当前主流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方面均有质的提升,且能有效降低电池成本、提升环境适应性,其大规模推广将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安全隐患等核心痛点,为产业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路线图3.0的发布,为车企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导向。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全面混动化的目标倒逼其加速混动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此前已有多家自主车企推出专属混动技术品牌,未来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将成为竞争核心;对于新能源车企,85%的渗透率目标意味着市场空间持续扩容,纯电动车型的技术升级与场景细分将成为破局关键。在产业链端,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间表将推动电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带动正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上下游环节的技术革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路线图3.0的制定基于对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趋势的研判,以及我国“双碳”目标的战略要求,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全球核心竞争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路线图3.0相关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将进入“混动与纯电并行、技术与市场双驱”的新阶段,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