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综合1#铬现货均价报62,9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500元/吨,报价区间收窄至60,200-65,700元/吨,结束此前连续下跌态势。此次反弹主要受节前部分下游企业补库带动,但市场整体供需宽松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供给端:全球产能释放与区域性分化并存
全球铬资源供应保持宽松态势。主要产区南非在政策支持与电力瓶颈缓解后,产能加速释放,对中国的铬矿出口量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印尼等新兴产区的产能持续扩张,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压力。国内方面,部分主产区开工率维持高位,但环保政策对中小冶炼企业的约束仍在,导致供应端出现区域性分化。港口库存持续累积,创下近年新高,对价格形成明显压制。
需求端:传统领域疲软与新兴拉动不足
下游不锈钢行业作为铬的核心消费领域,表现持续低迷。房地产行业收缩导致建筑用不锈钢需求减弱,不锈钢社会库存居高不下,钢厂对铬铁的采购意愿偏谨慎,压价现象普遍。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对高纯铬的需求虽保持增长,但由于其总体占比仍较低,尚无法有效对冲传统需求下滑的影响。出口市场受海外贸易政策及全球经济放缓的抑制,表现较为平淡。
市场交易氛围偏空,贸易商为缓解库存和资金压力,降价出货意愿增强,导致现货贴水幅度扩大。下游企业采购多以刚需为主,大量备货意愿不足,市场成交多伴随议价,整体流动性偏弱。期货市场资金情绪也较为谨慎,反映出市场对后市信心不足。
政策端:环保加压与产业转型并重
国内能耗双控及环保政策持续对高能耗产能形成约束,推高了合规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但技术升级投入在短期内加剧了企业成本压力。出口政策调整也对铬铁海外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活动放缓,对工业金属需求前景构成压力。国内经济政策着力于稳增长,但其对铬等基础材料行业的传导效应仍需时间显现。
综合来看,铬市场短期内供需宽松局面难以迅速扭转,价格或继续承压运行。未来走势需重点关注主产区产能调整、下游不锈钢需求复苏节奏以及新兴领域需求的放量情况。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