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锆产业要变天?东方锆业敲开固态电池大门,50倍用量增长开启锆价“新引擎”

锆产业要变天?东方锆业敲开固态电池大门,50倍用量增长开启锆价“新引擎”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9 月 22 日,东方锆业在互动平台释放重磅信号:公司供应的氧化锆粉体样品已获部分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研发试用初步认可。这一突破是锆产业从传统领域向新能源赛道转型的关键缩影 —— 作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如 LLZO 锂镧锆氧)的核心原料,氧化锆正成为衔接稀有金属与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纽带,为长期陷入资源瓶颈的锆产业注入新活力。​

9 月 22 日,东方锆业在互动平台释放重磅信号:公司供应的氧化锆粉体样品已获部分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研发试用初步认可。这一突破是锆产业从传统领域向新能源赛道转型的关键缩影 —— 作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如 LLZO 锂镧锆氧)的核心原料,氧化锆正成为衔接稀有金属与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纽带,为长期陷入资源瓶颈的锆产业注入新活力。​

一、供给困局:90% 进口依赖下的资源博弈​

当前锆产业的核心矛盾仍集中在供给端的结构性短缺:​

全球资源高度集中的风险​

全球锆矿资源呈现 “澳大利亚独大” 格局,2023 年澳大利亚储量达 5500 万吨(以二氧化锆计),占全球总量的 74.32%,南非以 7.57% 占比位居第二。这种集中化分布使得供给极易受地缘政治与矿山生命周期影响 —— 澳大利亚多数锆矿山将在 2026-2027 年进入资源枯竭期,叠加矿石品位下降、开采成本上升等因素,全球产量未来或持续下滑。​

国内 “卡脖子” 的现实压力​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锆矿消费国,2023 年对外依存度高达 90% 以上,自给能力严重不足。尽管国内通过 “内外并举” 策略突破资源瓶颈,如加强勘探与海外布局,但短期内仍难改变进口依赖格局。上游资源的稀缺性直接推高中游加工成本,2025 年国内氧化锆粉体均价较 2023 年上涨 18%,成本压力沿产业链传导至下游。​

二、需求变革:传统基盘与新兴爆发的双重驱动​

需求端正呈现 “传统稳增、新兴爆发” 的分化态势,重塑锆产业价值版图:​

传统领域的基本盘支撑​

陶瓷釉料、耐火材料仍是当前锆消费的主力,占比超 60%。2024 年国内建筑陶瓷产量同比增长 4.2%,工业耐火材料需求随制造业复苏增长 3.8%,为锆矿消费提供稳定支撑。但传统领域需求增速平缓,年均增幅维持在 3%-5%,难以消化潜在的供给缺口。​

固态电池打开 50 倍增长空间​

新能源领域正在成为锆产业的 “第二曲线”:氧化锆在固态电池电解质中占比高达 20%,若全球电池产业全面转向固态技术,氧化锆需求量将激增至 25000-30000 吨,较当前需求增长至少 50 倍。尽管国内固态电池仍处测试阶段,市场普及需 5-10 年,但 2025 年国内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已达 29 亿元,清陶能源等企业 LLZO 粉体产能突破 2000 吨 / 年,占全球超 60% 份额,提前启动需求预热。​

三、行业破局:技术突围与资源保障的双线作战​

面对供需格局变革,锆产业正从技术与资源两端寻求突破:​

技术端:龙头企业加速高端化转型,东方锆业的氧化锆粉体通过固态电池厂家验证,打破国外对高端粉体的垄断;三祥新材则布局核级锆材,切入核电高端赛道,呼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强化应用技术研究” 的行业号召。​

资源端:行业协会推动 “十五五” 规划聚焦资源保障,提出加大找矿投入、构建再生锆认证体系等举措。企业层面,盛和资源收购澳大利亚某中型锆矿,东方锆业与非洲矿企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多元化供应链布局初见成效。​

四、后市展望:供需缺口下的价值重估​

短期来看,锆产业仍将处于 “资源约束 + 需求萌芽” 的平衡期,价格受进口矿价与技术突破消息交替影响,预计 2025 年末氧化锆粉体均价维持在 3.2 万 - 3.5 万元 / 吨。中长期而言,随着 2030 年固态电池 300GWh 出货量目标的临近,锆的战略价值将持续提升,而全球供需缺口扩大(预计 2027 年缺口达 8%)或将推动价格进入上行通道。东方锆业的技术突破,或许正是锆产业从 “资源依赖型” 向 “技术驱动型” 转型的开端。​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