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多晶硅期货暴跌 3.63%,政策空窗 + 产能对冲成杀跌元凶?

多晶硅期货暴跌 3.63%,政策空窗 + 产能对冲成杀跌元凶?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9 月 22 日,长江综合多晶硅均价报 49750 元 / 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延续近期低位横盘态势;但期货市场遭遇重挫,主力 2511 合约震荡下行,午后跌幅扩大至 3.63%,盘中触及三周低位,期现价差进一步拉大。​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9 月 22 日,长江综合多晶硅均价报 49750 元 / 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延续近期低位横盘态势;但期货市场遭遇重挫,主力 2511 合约震荡下行,午后跌幅扩大至 3.63%,盘中触及三周低位,期现价差进一步拉大。​这种 “现货抗跌、期货跳水” 的罕见格局,本质是短期政策空窗与长期供需矛盾的集中爆发,折射出市场对光伏产业链复苏节奏的认知分歧。​

一、现货持平:供需僵持下的短期平衡​

1.减产与复产的供需对冲​

供应端呈现 “一减一增” 的复杂态势:10 月西北某大型生产基地因电力成本上升计划减产,该基地产能占全国 8%,其减产预期一度支撑市场信心;但与此同时,内蒙古、四川等地此前检修的基地已逐步复产,据硅业分会监测,行业开工率已从 40% 的历史低位小幅回升至 45% 左右,一减一增形成供需对冲,现货市场暂处平衡。​

2.成本线的刚性支撑​

当前 4.975 万元 / 吨的价格已逼近行业现金成本线。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龙头企业虽通过减产控产缓解压力(通威旗下 4 家硅料公司仍处阶段性减产中),但中小产能出清已持续近一年,现存产能多为具备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进一步降价空间有限,贸易商惜售情绪抑制现货跌幅。​

二、期货大跌:三重利空砸穿预期​

1.政策预期彻底落空​

上周多晶硅相关会议如期召开却未释放任何明确利好,而光伏产业例会从单一环节扩至全产业链的调整,不仅未传递政策托底信号,反而因讨论内容模糊引发市场对 “行业缺乏实质性救市措施” 的担忧。华鑫证券指出,光伏行业自律框架虽已形成,但政策落地节奏滞后于市场预期,成为期货下跌的导火索。​

2.库存压力压制长期信心​

尽管全球 2025 年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达 655 吉瓦,同比增长 10%,但短期库存消化压力巨大。山西证券测算,当前多晶硅行业库存需 3 个月以上才能消化完毕,而下游硅片企业稼动率仍处低位,原料采购以 “小单补库” 为主,难以形成有效需求拉动,期货市场提前定价库存去化压力。​

3.复产隐忧瓦解供给收缩逻辑​

西北基地减产预期被复产信号对冲:新疆某年产 20 万吨的基地已恢复 80% 产能,其负责人透露 “电力成本环比下降 12%,具备重启条件”。这与此前 “行业自律减产” 的市场认知形成偏差 —— 通威、大全能源的减产规模(合计影响产能约 15 万吨),可能被新增复产产能抵消,期货资金对 “供给收缩” 的炒作逻辑彻底瓦解。​

三、后市关键:政策与产能的生死竞速​

短期市场将聚焦两大破局点:​

  • 政策节点:光伏产业全环节例会的后续动作至关重要,若月底前未出台产能调控或需求刺激政策,期货可能进一步下探 4.7 万元 / 吨支撑位;​
  • 价格信号:通威、大全能源等头部企业的最新成交价是核心风向标,当前市场暂未出现支撑性报价,若跌破 4.9 万元 / 吨,现货价格可能跟进调整。​

中长期来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仍处增长通道,多晶硅需求增长确定性强。但 2025 年供需紧平衡已被打破,行业需经历 “产能出清 — 库存去化 — 需求回升” 的完整周期,期货大跌或成为行业筑底的重要信号。​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多晶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