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钴系“全面开花”!长江1#钴价狂飙破顶距40万大关仅差“最后一公里”

钴系“全面开花”!长江1#钴价狂飙破顶距40万大关仅差“最后一公里”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10月15日,长江现货1#钴价单日飙涨7000元/吨至38.2万元/吨,十月累计涨幅11.2%,距离40万大关仅差“最后一公里”。更令人咋舌的是,钴系全线产品集体沸腾——长江综合的钴粉单日暴涨25,000元/吨至40.5万元/吨,硫酸钴、四氧化三钴等电池核心原料同步拉升,形成“全面开花”的史诗级行情。

2025年10月15日,长江现货1#钴价单日飙涨7000元/吨至38.2万元/吨,十月累计涨幅11.2%,距离40万大关仅差“最后一公里”。更令人咋舌的是,钴系全线产品集体沸腾——长江综合的钴粉单日暴涨25,000元/吨至40.5万元/吨,硫酸钴、四氧化三钴等电池核心原料同步拉升,形成“全面开花”的史诗级行情。氯化钴均价报98600元/吨,单日大涨1,450元/吨;氧化钴均价报270000元/吨,单日大涨5,000元/吨;硫酸钴均价报83950元/吨,单日大涨1,850元/吨;电池级硫酸钴均价报84500元/吨,单日大涨1,850元/吨;电池级四氧化三钴均价报316000元/吨,单日大涨5,000元/吨;这场看似突发的暴涨,实则是全球钴供应链经历“大地震”后的必然结果。

供应端:刚果金“配额刀”砍掉半壁江山

全球钴供应的“命门”在刚果金。该国10月12日突然宣布实施钴出口配额管理,2025年剩余时间出口上限仅1.8万吨,同比锐减超50%。这一政策直接引发市场恐慌——国内10月钴原料到港量同比下降35%,中小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不足15天,部分企业已因断供风险被迫减产。更雪上加霜的是,当地中小矿山复工率不足60%,出口清关流程严重延迟,而印尼替代项目因技术瓶颈产能释放滞后,全球供应缺口从“潜在风险”演变为“现实危机”。

需求端:新能源旺季+新兴领域“双涡轮”驱动

需求侧的爆发力同样惊人。10月正值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产销旺季,三元电池装机量占比回升至41%,头部电池企业单次采购量激增30%。3C数码领域更新迭代推动钴酸锂需求增长15%。而真正引爆市场的“核弹”来自新兴领域——单台eVTOL飞行器钴用量是新能源汽车的数倍,国轩高科固态电池在低空飞行器的应用进一步打开需求天花板。产业链备货周期从30天压缩至15天,贸易商惜售情绪达到近十年峰值。

资金与库存:历史极值点燃“抢钴”狂潮

库存数据的极端低位成为最直接的“导火索”。截至10月8日,国内电解钴社会库存仅2800吨,较年初暴跌62%,库存消费比低至0.3个月,意味着现有库存仅能支撑10天需求。这种“刀刃上的库存”迫使下游企业恐慌性补库,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现货升水期货幅度持续扩大,贸易商甚至暂停报价等待更高价位。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敏锐——钴概念板块单日涨幅2.1%,华友钴业、洛阳钼业获超3亿大单资金净流入,机构“抢筹”进一步强化看涨预期。

这场钴价狂飙的本质,是“供应刚性收缩+需求弹性爆发+资金踩踏式入场”的三重共振。当市场还在争论“40万是否是顶”时,真正的战略投资者早已开始布局下一个十年。毕竟,在新能源革命与科技竞争的交汇点上,钴已不再是简单的工业原料,而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战略棋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