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金属硅:产能释放提速、区域分化加剧,库存高压何解?

金属硅:产能释放提速、区域分化加剧,库存高压何解?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10月2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441#硅均价报9,700元/吨,553#硅均价9,400元/吨,2202#硅均价16,600元/吨,3303#硅均价10,800元/吨。

2025年10月2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441#硅均价报9,700元/吨,553#硅均价9,400元/吨,2202#硅均价16,600元/吨,3303#硅均价10,800元/吨。

金属硅处于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顶端:
​上游​:依赖硅石、焦炭等资源,中国硅石储量超300亿吨,但高品位矿稀缺;
​下游​: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扩张推动需求,2025年全球金属硅消费量预计达450万吨;

供给端:产能释放提速与区域分化加剧
国内金属硅供应呈现“西北复产主导增量,西南减产预期未兑现”的特征。新疆地区依托自备电厂的低成本优势,产能释放提速,开工率回升,部分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将综合电耗降,成本优势扩大。
反观西南地区,尽管枯水期临近,云南、四川等地因电价谈判僵局,实际减产规模仅占计划产能的30%,导致全国开工率维持在40%以上的年内高位。进口端,俄罗斯通过哈萨克斯坦转口的金属硅数量激增,其报价较国产货低,进一步挤压本土厂商利润空间。 

需求端:光伏产业链博弈拖累高端需求
下游需求呈现“传统领域韧性犹存,光伏产业链负反馈加剧”的显著分化。铝合金领域,铝棒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带动低品位硅料采购需求;有机硅市场受库存高企影响,开工率降至70%以下,倒逼中端硅料价格下调。光伏领域成为最大拖累项,多晶硅库存压力传导至上游,硅片企业开工率下滑导致553#硅需求锐减。值得注意的是,高纯度硅料(如2202#)虽因N型电池技术迭代需求增长,但难以对冲低端产品过剩压力。 

市场层面:库存高压与成本支撑形成拉锯
当前行业总库存突破96万吨,社会库存达12万吨,交割库库存仍高达25万吨。华东地区现货升水期货幅度扩大至800元/吨,反映市场对四季度交割压力担忧。成本端,硅煤价格波动推升553#硅完全成本至9,850元/吨,但现货价已跌破成本线,中小厂商现金流压力激增,部分企业以低于市价5%抛售库存。期货市场呈现“近弱远强”格局,仓单集中注销预期加剧现货流动性风险。 

政策端:能耗标准升级与产能整合博弈
工信部《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虽收紧能耗标准,但政策执行周期延后至2026年底,短期对产能约束有限。新疆、云南等地为保就业暂缓执行阶梯电价政策,导致落后产能淘汰进度滞后。市场传闻的“产能整合基金”仍未落地,头部企业通过长协订单锁定80%以上产能,中小厂商被迫参与低价竞标,行业集中度呈现“逆周期下降”趋势。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压制工业硅消费增速。欧盟碳关税政策落地后,多晶硅组件出口成本增加12%,间接影响金属硅需求弹性。但长期看,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推动的分布式光伏装机或成为高端硅料需求新引擎。若四季度西南地区电价上调,高品位硅价格有望回升,但低端产品仍将承压于光伏产业链去库存压力。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