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钴出口配额细则正式披露,叠加商务部强化稀土出口管制,全球新能源关键金属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显示,刚果(金)钴出口企业配额分配尘埃落定,洛阳钼业、嘉能可、欧亚资源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35.9%、27.3%和21.6%;中资企业中,中色集团、盛屯矿业、华友钴业、北方矿业等亦获较多配额。
根据配额规则,2026-2027年刚果(金)钴出口总量锁定9.66万吨,含8.7万吨基础配额(分配至生产企业)及0.96万吨战略配额。业内测算,此配额制下仅约44%的钴产量可出口,较此前减量超10万吨。结合2024年27万吨供给、23万吨需求的供需格局,市场将从过剩约7万吨转向短缺约3万吨,钴价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
与此同时,商务部近日连发四文强化稀土出口管制,新增5类中重稀土出口管控,并将监管范围延伸至全产业链设备、技术及原辅材料出口,同时明确对海外军事及高端半导体领域稀土需求的限制措施。分析指出,此举将进一步巩固我国稀土战略资源的主导地位,提升全球供应链话语权。
短期看,钴市场短缺与稀土战略价值提升将推动相关金属价格稳中向好;长期而言,中资企业凭借配额优势及全产业链布局,有望在全球新能源金属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