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充电焦虑”到“电力玩家”: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如何点亮新能源未来?
2025年秋,当杭州新能源车主项江南开着电动车从杭州一路南下至广东,沿途充电桩“乡乡通”的便利让他直呼“说走就走”。这背后,正是“十四五”期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从城市到乡村,从充电到放电,一场关于“电”的革命正在悄然重构中国人的出行与生活。
充电圈“缩圈”:0.9公里到15分钟,充电比加油更方便
五年前,杭州梅林村的充电站还只有4个桩,如今已扩容至16个,还加装了光储充一体化设备。车主不仅能直接用屋顶光伏发的“绿电”充电,充电时间还因超充设备缩短一半。更令人惊叹的是,杭州全市已形成“城区5分钟、乡村15分钟”充电圈,高速服务区超充站全覆盖,191个乡镇充电设施“乡乡通”。商场、酒店、停车场……几乎有停车的地方就有充电站,全国公共充电站总量达30多万座,较2021年增长303%,远超加油站的11万座。
从“用电方”到“参与者”:新能源车主变身“电力玩家”
在深圳,新能源车主黄先生的一次“反向送电”经历,揭开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另一重惊喜。中午12点,他将充电枪插入车内,不是充电,而是向电网放电——15度电换来26元收益。这背后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升级带来的“车网互动”新模式:负荷高峰期,电网提前发出信号,车主可反向送电获益;风电光伏高峰时,低电价引导车辆集中充电,消纳清洁能源。深圳一家充电站累计放电量已达8200度,相当于1025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虚拟电厂“显神威”:4500万辆车成“移动能源网”
这种“削峰填谷”的调控,让新能源汽车从“用电者”变为“调峰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指出:“我们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希望低谷充电占比达60%。”据测算,202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接近4500万辆,若大部分参与车网互动,不仅能形成巨大调峰能力,更将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分布式绿色能源消费和交易网。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回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不仅让充电桩“从城市铺到乡村”,更让新能源车主从“被动用电”变为“主动参与”。正如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经理李江南所言:“在光伏高峰时段引导车辆充电,车主平均节省15%成本。”这种“双向奔赴”的模式,正是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汽车的完美融合——当每辆新能源车都成为“移动充电宝”,当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成为“电力超市”,中国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书写着新能源时代的“中国方案”。
未来,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全面建成,千万新能源车主将不仅是绿色出行的践行者,更将成为电力市场的“活跃玩家”。这或许就是“双碳”目标下,最生动的“人民电力为人民”的注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