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现货企稳期货跳水!多晶硅库存高压难解,政策收储传闻能否拯救市场?

现货企稳期货跳水!多晶硅库存高压难解,政策收储传闻能否拯救市场?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9月17日,长江综合多晶硅均价49750元/吨,与前日持平,但期货主力2511合约却下跌2.09%,形成现货与期货的背离走势。这一矛盾现象背后,是供需结构深度调整与市场情绪波动的双重作用。

2025年9月17日,长江综合多晶硅均价49750元/吨,与前日持平,但期货主力2511合约却下跌2.09%,形成现货与期货的背离走势。这一矛盾现象背后,是供需结构深度调整与市场情绪波动的双重作用。

供应端:产能过剩压力未减,复产增量对冲减产效果

尽管9月有企业检修停产,但行业复产及排产增量更为显著。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多晶硅产能预计达285万吨,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左右,库存积压约40万吨。据了解,下半年国内头部企业复产及新建产能释放,将推动产量至75万吨,全年累计库存增量或达3万吨。通威股份加速布局120万吨产能,协鑫科技通过颗粒硅技术将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形成技术降本与规模扩张的双重驱动。然而,西北基地减产执行情况存疑,若限产不及预期,价格可能进一步承压。

需求端:采购策略分化,终端需求复苏乏力

下游拉晶厂呈现明显分化:部分企业基于后市涨价预期主动增加库存以规避成本风险,另一部分则选择刚需采购。光伏终端需求方面,2025年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约240GW,但西北电网消纳能力限制、房地产业复苏缓慢等因素,导致组件新订单成交一般。工业硅下游中,多晶硅占比41.1%,有机硅37.3%,铝合金18.5%,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但整体疲软态势。

市场情绪与政策博弈:库存去化与产能出清的长期战役

当前多晶硅库存去化需12个月(至2026年6月),工业硅需9.7个月。行业亏损格局下,高成本产能逐步退出,头部企业通过产能并购、能耗标准调整等政策手段推动落后产能出清。例如,新疆地区Si5530完全成本约14,630元/吨,但期货价格已跌破云南Si4210丰水期成本,显示价格受高成本产能停产支撑。然而,政策执行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如“反内卷”行动能否有效约束产能扩张,仍需观察。

展望未来:短期震荡与长期趋势的博弈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下跌2.09%,反映市场对短期供需矛盾的悲观预期。瑞达期货分析指出,行业库存高位、下游采购节奏缓慢是主要压制因素。但长期来看,产能整合加速、技术降本及光伏装机需求复苏,可能推动价格在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一季度回升至3.8-4.0万元/吨。

结论:横盘背后的结构性调整

多晶硅价格持平背后,是供应增量与需求分化的短期平衡,而期货下跌则反映市场对库存去化速度的担忧。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产能优化巩固优势,而中小企业则面临成本倒挂与产能出清压力。未来价格走势将取决于产能整合速度、终端需求复苏强度及政策执行效果。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多晶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