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铜市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边是印尼矿难砸出的50万吨供应黑洞,另一边是资本蜂拥而入掀起的4300亿资金狂潮。这波铜价飙涨的背后,藏着三重致命逻辑链:供应端“黑天鹅”暴击、需求端AI革命狂吸铜,以及资本对“战略资源”的疯狂押注。
先说供应端这颗“定时炸弹”。自由港印尼铜矿的泥浆溃涌事故,直接让全球铜市在2025-2027年面临累计50万吨的供应缺口,相当于智利全年产量的12%。高盛分析师拍桌子断言:“这根本不是短期扰动,是能掀翻铜价的‘黑天鹅’!”更绝的是,该矿最早2027年才能恢复生产,相当于给铜价上了三年“保护锁”。国内铜精矿加工费已跌至-40美元/吨,冶炼厂“赔本赚吆喝”的日子,怕是要熬到头了。
需求端更刺激。AI服务器集群像无底洞般吞噬铜材,未来十年全球数据中心就要吃掉430万吨铜,相当于智利一年的产量!更别提新能源汽车、5G基站这些“铜耗子”。美国把铜列为“战略资源”,中国反内卷政策落地,铜业协会那句“坚决反对内卷式竞争”,简直就是给火热的铜市再添一把柴。
资本“毒眼”。9月25日沪铜2511合约单日吸金77亿,有色金属ETF近10亿资金9天涌入,对冲基金在COMEX铜期货的净多头头寸连续六周暴增,从1.8万份飙到4.3万份。这些“聪明钱”用真金白银投票:铜,就是下一个超级周期的“硬通货”!
但需谨慎。铜价已站上82710元/吨高位,LME铜盘中摸到10500美元/吨,短期波动风险不小。不过,当供应缺口遇上AI革命,当资本涌入撞上战略地位,铜价这趟“火箭”怕是要飞得更久。正如高盛那句:“铜价必须涨!”——不是虚张声势,是供需铁律。
综合当前形势来看,“铜”早已不是传统工业金属那么简单了。它是AI时代的“数字石油”,是地缘博弈的“战略棋子”,更是资本追逐的“财富密码”。但记住,投资不是赌博,盯紧矿端复工进度、AI需求落地速度,还有美联储政策风向,才能在这波铜市狂潮里,把稳舵、行远船。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