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走势与核心动因
今日(2025年11月10日)长江综合镁合金AM60B均价为18800元/吨,价格区间18500-191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00元/吨,价格呈现小幅上调趋势,近期,海内外宏观层面释放三重利好,为有色金属市场注入强劲动力:美联储降息预期压制美元,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出现突破性进展,同时国内CPI、PPI数据转正昭示内需企稳。宏观环境改善正与《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产业政策形成共振,强力支撑金属价格。镁合金市场正强势开启一轮修复行情!上游煤炭成本支撑、下游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爆发、国家级政策持续加持,以及中美经贸回暖改善出口,共同构筑了价格上行的坚实基底。
供应端现状总结:产能宽松压制价格,高库存凸显供应压力
供应端呈现产能持续释放、供应压力加大的格局。主产区复产节奏加快,叠加龙头企业积极扩产,市场可流通货源充足,行业库存持续高位累积,整体供应宽松态势对价格上行形成明显压制。
需求端现状总结:新兴领域驱动增长,传统需求疲软拖累整体增速
需求端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对轻量化材料的迫切需求,成为镁合金消费的核心增长引擎;然而传统工业领域需求复苏缓慢,区域表现不均,对整体消费增速形成拖累。成本端虽有一定支撑,但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难以有效传导。
产业链
上游资源高度集中
我国在全球原镁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已形成以陕西、山西等为核心的资源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凭借对关键矿产的战略掌控,持续推动原料生产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
中游加工纵向整合
镁合金加工环节呈现显著的龙头效应,领先企业已构建“资源-冶炼-加工-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半固态压铸等先进工艺的推广应用,正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并优化制造成本。
下游应用结构性突破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成为需求核心引擎,镁合金在电机壳体、一体化压铸车身等关键部件中的应用持续深化。与此同时,在3C电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镁合金凭借其功能性优势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全球镁产业竞争格局:中国企业领跑全产业链,外资聚焦高端细分市场
国内企业:依托产业链与市场优势实现多维度布局
我国镁行业已形成以宝武镁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构建“矿石-原镁-合金-深加工”一体化产业链,实现对特斯拉、比亚迪等核心客户的稳定供应。与此同时,细分领域涌现出一批技术特色鲜明的企业:宜安科技以半固态压铸工艺见长,切入消费电子高端供应链;伊之密通过新型压铸设备推动行业降本增效;华融科创在可降解医用镁合金领域取得突破;万丰奥威则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与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场景。
海外企业:深耕高端应用领域构建差异化优势
相比之下,海外企业更侧重于高附加值市场的技术壁垒构建。德国海镁特长期服务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依托材料研发能力确立专业优势;香港上市企业世纪阳光则以稀土镁合金为特色,凭借独特产品性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短期价格走势预测
短期内镁合金价格可能继续保持高位偏强。但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价格波动幅度可能逐渐趋缓。建议关注政策动态、原材料价格变化及下游需求波动对价格的影响。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