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0 日,长江现货 1# 钴均价报 396000 元 / 吨,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涨 6000 元。这一轮钴价上涨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刚果(金)配额收紧引发的供给刚性收缩,叠加新能源汽车、储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爆发形成的共振结果,行业正式进入供需失衡驱动的上涨新周期。
供应端:配额锁死供给,库存逼近预警线
刚果(金)配额制重构全球供给格局。作为全球 76% 钴产量的来源地,该国 2025 年末剩余出口配额仅 1.81 万吨,2026-2027 年每年配额也仅 9.66 万吨,仅为 2024 年实际出口量的 44%,直接导致全球钴供给腰斩。
国内库存处于极度紧缺状态。当前国内电解钴社会库存仅 2800 吨,仅能满足 10 天需求,创近三年新低,下游企业 “抢货” 情绪加剧现货价格上涨。
替代供应短期难以补位。印尼作为潜在增量市场,年产能仅 3.2 万吨,且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无法抵消刚果(金)的供应缺口,2025 年全球钴供需缺口预计达 12.2 万吨,缺口率近 50%。
需求端:新能源 + 新赛道双线爆发,刚需支撑强劲
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超预期。10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交付量集体爆发,零跑交付 7.03 万辆同比增 84%,蔚来、小鹏均创单月历史新高,比亚迪 10 月销量达 44.17 万辆,高端车型搭载的三元锂电池对钴保持刚性需求,单车钴用量约 5-10 公斤。
新兴领域打开增长新空间。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单台用量达 12 公斤,2025 年全球相关钴需求突破 34 万吨;半固态电池试产推进,高镍三元体系仍需钴支撑性能,年内新增需求达 1.2 万吨,占全年需求的 8%。
成本与行业动态:龙头受益,成本支撑强化
冶炼成本持续上行。环保政策加码推动精炼厂升级设备,钴精炼加工费从年初 8000 元 / 吨涨至 1.2 万元 / 吨,叠加能源、物流成本增加,进一步推高现货报价。
龙头企业业绩兑现红利。华友钴业 2025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42.16 亿元,同比增长 39.59%,近期股价连续上涨,总市值突破 1200 亿元;洛阳钼业手握刚果(金)36% 出口配额,成为配额制最大受益者,年内股价上涨 94%。
回收产能难以缓解紧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虽快速发展,但再生钴产量占比仍较低,且回收周期较长,短期无法改变原生钴的供需格局。
后市展望:短期高位震荡,中长期上行趋势确立
短期来看,钴价受库存低位、配额发货延迟等因素支撑,大概率维持高位震荡,但高价可能引发下游需求阶段性观望,回调空间有限。中长期而言,刚果(金)配额政策将持续执行至 2027 年,供给刚性约束明确,叠加新能源汽车高端化、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等需求增长,全球钴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机构预测 2026 年缺口达 7.8 万吨,钴价有望向 45 万元 / 吨区间迈进。
后续需重点关注三大变量:一是刚果(金)配额审批及发货进度,若发货恢复或缓解短期紧缺;二是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数据,验证需求持续性;三是再生钴产能释放速度,若回收技术突破可能部分对冲缺口。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