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金价又涨了?周大福官方回应:“涨价”传闻!热门款卖断货,消费者连夜“抢金”避涨

金价又涨了?周大福官方回应:“涨价”传闻!热门款卖断货,消费者连夜“抢金”避涨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金价又涨了?”10月20日,周大福正式回应网传“涨价”传闻——集团将于10月底上调定价黄金产品零售价,多数产品提价幅度达12%-18%,直接点燃消费者“抢金潮”。根据对网购平台了解到,周大福的天猫旗舰店多款“一口价”黄金已“下架”或“售罄”,线下专柜热门款如“五帝钱足金手链”断货,店员直言“新价签还没到,但老顾客都赶在涨价前扎堆下单”。这场由“金价持续上涨”引发的成本压力,正转化为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焦虑抢购。

金价又涨了?”10月20日,周大福正式回应网传“涨价”传闻——集团将于10月底上调定价黄金产品零售价,多数产品提价幅度达12%-18%,直接点燃消费者“抢金潮”。根据对网购平台了解到,周大福的天猫旗舰店多款“一口价”黄金已“下架”或“售罄”,线下专柜热门款如“五帝钱足金手链”断货,店员直言“新价签还没到,但老顾客都赶在涨价前扎堆下单”。这场由“金价持续上涨”引发的成本压力,正转化为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焦虑抢购。

一、官方回应:金价“高烧”推高成本,调价“早有机制”

周大福方面明确表示,此次提价核心原因是“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对生产成本的冲击”。以近期国际金价波动为例,伦铜、黄金价格双双走强,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激增,直接推高原料采购及加工成本。集团强调,公司“设有动态监测机制,会根据金价波动实时评估成本,适时调整零售价以平衡市场风险”。此次调价并非“突发”,而是“成本传导”的必然结果。

二、市场反应:线上“秒空”,线下“无货”,抢购进入“倒计时”

记者在周大福天猫旗舰店看到,原本热销的“一口价”黄金产品已大规模“下架”或显示“售罄”,仅少量库存商品仍标注原价。线下门店情况更显“紧迫”——多家专柜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店内定价黄金“没有任何折扣活动”,热门款如“五帝钱足金手链”“小福牌吊坠”等均无现货,需“调货或等补货”。更关键的是,“新价签还没印好”,但顾客已“闻风而动”,近期日均客流量激增,不少人“直接奔着涨价前最后一波优惠来”。

三、消费者心态:怕涨更怕“买贵”,抢金背后的“成本焦虑”

此次抢购潮背后,是消费者对“金价上涨”的双重担忧——既怕“现在不买,未来更贵”,又怕“现在买了,马上跌价”。以“五帝钱足金手链”为例,若提价15%,原价5000元的手链将涨至5750元,差价750元足够“再买对小耳钉”。而周大福强调的“调价机制”,反而加剧了消费者的“紧迫感”——既然“金价涨,成本涨,零售价必然涨”,不如“赶在涨价前锁定低价”。

四、行业视角:黄金珠宝“调价潮”或蔓延,成本传导成常态

周大福的提价并非孤例。随着国际金价持续高位震荡,黄金珠宝行业正面临“成本-售价”的连锁反应。业内人士指出,金饰定价通常包含原料成本、加工费、品牌溢价等,金价每上涨10%,终端售价可能调整8%-12%以覆盖成本。而像周大福这样的头部品牌,因规模优势和供应链控制力,调价节奏通常“快于中小品牌”,但也会引发“竞品跟涨”或“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类”的连锁反应。

结语,周大福此轮提价,既是“成本倒逼”的现实选择,也是“市场敏感”的试金石。对于消费者而言,“抢金”或许能短暂规避涨价,但更需理性看待黄金的投资属性;对于行业来说,如何平衡“成本传导”与“消费体验”,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毕竟,金价可以“跳涨”,但品牌信誉和消费者信任,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