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午后,A股机器人概念板块强势走高,迎来一轮显著拉升行情。多只个股表现活跃,征和工业封死涨停,股价刷新历史高位;中坚科技、三花智控等纷纷涨停,美力科技、长盈精密、震裕科技等跟涨,幅度均超6%。板块整体呈现普涨格局,资金积极进场迹象显著。本轮板块迎来爆发契机,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一方面,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持续赋能,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细分领域不断迎来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落地。在“机器替人”大趋势下,该板块具备中长期成长潜力,吸引资金持续布局。
政策支持直接刺激市场情绪
本轮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政策利好。上海市经信委于10月14日印发的《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明确提出强化机器人终端能力,支持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推进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产业化突破。这一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政策保障,直接刺激了市场对机器人板块的关注和投资热情。
技术突破与量产进展提升商业化预期
全球机器人产业近期技术突破频现。Figure公司发布的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在感官套件、手部系统、无线充电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且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实现年产能1.2万台,计划未来四年提升至10万台。英特尔推出机器人AI套件,助力企业降低机器人方案开发风险。这些技术突破和量产进展提升了市场对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预期,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材料创新推动性能突破,国产企业崭露头角,机器人制造领域中,金属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其性能、寿命与适用场景。当前主流金属材料包括:
钢材:作为机器人的“骨骼”,凭借高强度、优良韧性及疲劳耐久性成为承重结构件的首选
铝合金:兼具轻量化与高比强度,广泛应用于协作机器人外壳、服务机器人主体
镁合金: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拥有出色减振和电磁屏蔽性能
钛合金:具有极高强度重量比和卓越耐腐蚀性,适用于极端环境
形状记忆合金:能够实现类肌肉的收缩与舒展动作,用于微型机器人驱动
国产企业突破技术封锁
埃斯顿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少数具备全链条自研能力的企业,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栈覆盖。其自主研发的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突破海外封锁,在焊接机器人领域集成视觉与力控反馈系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绿的谐波主导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进程,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在精度与使用寿命方面已接近国际头部厂商水平,尤其适用于人形机器人中对动作精度要求极高的关节部位。
板块前景:从概念到业绩,成长空间可期
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机器人产业链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灵巧手、芯片、电池等领域)有望率先受益,行业正从概念向业绩兑现阶段过渡。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机器人板块拥挤度处于较低水平(22.27%分位),市场情绪相对健康,后续或有进一步表现空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产业链相关企业值得长期关注。
风险提示: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技术突破进度延迟、市场竞争加剧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