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新能源政策加码 充电桩金属新材料需求站上风口!

新能源政策加码 充电桩金属新材料需求站上风口!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9月12日,随着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落地,2025年155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正式确立,中国新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政策明确要求扩大充换电网络覆盖,并开放L3级自动驾驶准入,这不仅将直接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更将带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提速。

9月12日,随着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落地,2025年155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正式确立,中国新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政策明确要求扩大充换电网络覆盖,并开放L3级自动驾驶准入,这不仅将直接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更将带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提速。
该政策将进一步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力,带动充换电设施、智能驾驶等产业链需求。企业层面动态频出:比亚迪宋Pro DM-i加推版将于10月16日上市,主打配置优化;蔚来集团成功完成10亿美元股权增发,获欧美及亚洲多家长线投资机构参与,彰显国际资本对新能源赛道信心。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明确趋势。
在充换电及能源融合领域,聚合盈依托“光储充智能系统”与“智慧充电解决方案”等技术体系,持续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涉及多种金属材料的综合应用。在结构支撑方面,镀锌钢板凭借优异的防腐性能和成本优势,成为充电桩外壳及支撑构件的首选材料,其锌层标准与厚度直接决定户外设备的耐久性。而铝合金则以其轻量化特性,广泛应用于充电枪及可移动部件,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显著降低设备重量。在导电与散热领域,高导银复合材料及铜合金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快充功率不断提升,充电桩对导电材料的传输效率及散热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金属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充电安全与能效转换。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应用场景对材料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沿海高湿高盐地区往往需采用304/316级别不锈钢提升防腐性能,而高端充电桩更开始应用金属粉末材料提升散热及安全性能。

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中国充电桩产业链已形成从材料供应、设备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完整体系。随着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加速产品迭代与国际资本持续加码,中国充电设施出海步伐正在加快,对金属材料的质量、标准和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随着“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规模化落地,充电基础设施将不再仅是能源补给站,更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节点。金属材料作为支撑这一变革的基础要素,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将共同推动新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