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7月14-18日)全球经济聚焦三大主线:
国内线:政策“长周期”+数据“风向标”,经济复苏信心待“揭榜”:政策端,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强化(新增5年周期指标),引导险资向长期稳健型投资倾斜,利好蓝筹与高股息资产;科创板改革深化,存量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优化融资规则,提振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科创产业活力。数据端,14日海关总署将披露上半年进出口数据(出口结构优化与新市场开拓成果受关注),15日统计局发布6月工业增加值、固投及社零总额(映射工业、投资、消费复苏态势),数据表现将影响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
国际线:贸易摩擦“暗战”升级,美欧数据“博弈”搅动全球预期:贸易领域,美国总统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30%关税(借口芬太尼管控与贸易逆差),或冲击全球供应链,欧盟汽车、墨西哥农产品等出口承压,我国机电等中间品贸易亦受间接波及;美欧临时贸易协议因汽车与农产品分歧濒临破裂,加剧贸易格局不确定性。数据方面,美国6月CPI(15日)、PPI(16日)及零售销售(17日)将影响美联储政策节奏;欧元区ZEW景气指数(15日)、欧盟贸易差额(16日)等数据则反映欧洲复苏动能,左右全球金融市场预期。
金属线:供需“白热化”博弈,价格波动藏“结构性机遇”:
供应端,硅片行业因前期价格逼近成本线,7月起主要厂商计划降低开工率约4成,叠加硅料涨价预期,价格或企稳回升;钢铁、水泥行业启动“反内卷”(错峰生产扩围、硬减排),限制产能无序扩张以稳定价格。需求端,铜铝等基本金属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基建提速带动需求),库存低位支撑价格;新能源金属(锂、钴等)因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爆发,长期需求空间明确,短期受市场情绪扰动但投资价值凸显。
本周国内外宏观面与工业金属行情热点相互交织,国内政策为经济增长保驾护航,国际上贸易摩擦与经济数据博弈增加不确定性,工业金属在供需两端的变化中寻找价格平衡。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动态,把握市场节奏,在风险与机遇中合理配置资产 。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