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日,长江现货 1# 白银均价报 11190 元 / 千克,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 160 元;截至当日 11:00,沪白银主力 2512 合约价格录得 11216 元 / 千克,下跌 143 元,跌幅达 1.26%。这一调整背后,是美元指数强势反弹与美联储政策分歧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中长期供需缺口则为市场提供潜在支撑。
一、短期重挫核心:美元走强与政策预期转向
当日银价下跌的直接推手来自美元指数的强势突破。数据显示,ICE 美元指数在 11 月 5 日延续反弹态势,此前已成功攻克 100 大关,一度触及 100.25 点的近三个月高点。作为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白银资产吸引力随美元升值同步下降,形成直接压制。美元反弹的动力源于市场对美联储宽松节奏的预期降温,与白银的金融属性形成直接对冲。
美联储内部的政策分歧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美东时间 11 月 3 日以来,多位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却立场迥异:理事米兰呼吁若数据符合预期应降息 50 个基点,认为当前政策过于紧缩;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等则明确反对进一步降息,强调通胀粘性风险仍需警惕。这种 “鹰鸽对立” 使得市场对 12 月降息的预期显著回落,CME “美联储观察” 数据显示,12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已降至 67.3%,较此前高位明显下滑,贵金属的政策宽松溢价被持续削弱。
二、内外市场联动:国内承压更甚,国际跌势收窄
从跨市场联动来看,国内外白银走势呈现 “同跌不同幅” 的分化特征。国内市场回调力度更为显著,沪白银主力合约跌幅超 1%,而国际市场受工业需求支撑跌幅相对温和:伦敦银现当日虽一度下探 46.859 美元 / 盎司,但最终收复部分失地,报 47.64 美元 / 盎司,跌幅收窄至 1.18%。这种分化源于国内市场对宏观信号的敏感度更高,且短期供应端出现宽松信号 —— 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库存较前一日增加 23 吨至 8950 吨,加剧了现货市场的回调压力。
资金面的避险调仓也加剧了国内跌势。当日白银概念板块指数大跌 2.92%,板块内多数个股跌幅超 3%,资金从高弹性资源标的向低估值领域转移,反映出市场情绪的谨慎转向。而国际市场则因 COMEX 白银库存连续五日下降,叠加美国制造业对光伏、电子用银需求的预期修复,限制了价格下行空间。
三、中长期支撑:供需缺口与工业需求韧性
尽管短期承压明显,但白银的中长期支撑逻辑并未瓦解。从供应端看,全球白银市场已连续四年处于供应赤字状态,2024 年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 2025 年结构性短缺仍将延续。主要产银国资本开支不足导致新增产能有限,而需求端正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 年全球白银需求达 12 亿盎司,其中光伏产业用银需求贡献显著,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与充电设施的扩张进一步拉动工业消费,全年工业用银量同比增长 7% 至 7 亿盎司。
货币政策的长期宽松方向也未发生根本逆转。即便短期鹰派声音抬头,但美联储已开启的降息周期为贵金属市场奠定了底层支撑。美联储理事库克明确表示 “就业下行风险大于通胀上行风险”,将 10 月降息视为 “政策正常化的渐进步骤”,显示宽松阵营仍具备一定影响力。
四、后市展望:短期看美元,长期盯供需
短期而言,白银市场将持续受美元指数与美联储政策信号主导。价格层面,沪白银主力 2512 合约需重点关注 11000 元 / 千克整数关口的支撑力度,若失守可能进一步下探前期震荡区间下沿;阻力方面,11400 元 / 千克将成为验证反弹动能的关键点位。后续需密切跟踪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的讲话及美国 CPI 数据,这两大信号将直接影响市场对 12 月降息的预期调整。
中长期来看,投资者可聚焦两大核心指标:一是全球光伏装机量与电动汽车销量数据,这直接决定工业用银需求的增长斜率;二是伦敦白银市场租赁利率变化,其波动可及时反映现货市场的紧缺程度。若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叠加美联储宽松重启,白银价格有望摆脱短期震荡,重回上行轨道。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