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今日六氟磷酸锂现货均价报115,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大涨2,500元/吨,单日涨幅达2.17%。
供给端:产能出清与扩产谨慎形成硬约束
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后,中小厂商因长期亏损加速退出,头部企业产能集中度显著提升。当前主流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但受制于新产能建设周期长及技术调试要求,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增量。行业库存持续低位运行,部分散单成交价已突破行业历史高位区间。环保政策趋严进一步限制中小产能复产,叠加国际贸易壁垒升级,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
需求端:新能源与储能双轮驱动爆发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提升与储能装机规模激增构成核心增长引擎。动力电池领域,国内装机量同比保持高速增长,头部企业订单排期延长至2026年;储能领域,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需求激增,单季度电芯产量突破历史极值。海外市场方面,欧美能源转型政策刺激户储订单回暖,中东地区国家级能源战略推动GWh级项目集中落地,进一步拉动出口需求。
市场博弈:长协锁单与现货抢货并存
下游电池厂商为保障供应,普遍采用“锁量不锁价”长协模式,头部企业已签订超百万吨级电解液长协订单。现货市场则呈现“抢货潮”,贸易商惜售情绪浓厚,部分企业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现象。资本市场对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龙头企业估值修复明显,市场情绪从“产能过剩担忧”转向“供需硬缺口确认”。
政策与宏观:环保升级与全球能源革命共振
国内环保限产政策加码,废水排放标准收紧直接增加中小厂商合规成本。全球锂电产业链呈现“中国主导、区域分散”格局,出口占比保持高位,但欧盟碳关税实施后,低端产品出口受限倒逼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投机资金持仓量激增,加剧短期价格波动。
后市展望:理性增长与技术壁垒成关键
行业机构普遍认为,四季度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价格中枢或持续上移,但波动幅度将趋于理性。长期看,液态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材料等技术商业化将重塑行业格局,具备工艺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抢占更高市场份额。建议关注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以及固态电池技术对传统电解液的潜在替代。
---
• 报价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 政策与市场动态:工信部《汽车行业稳定增长方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文件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