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价单日暴跌4250元!美国政府停摆+美联储“放鹰”,双重施压金属市场
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11月5日长江现货市场锡价单日重挫4250元,收报281500元/吨,主要受美国政坛“停摆”与美联储政策双方面压制影响。美国政府关门已持续35天,经济数据“断更”引发流动性担忧;与此同时,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后释放“年内不再续降”的鹰派信号,推动美元指数重回100关口上方。作为全球定价的工业金属,锡价在美元走强和美债收益率攀升的背景下,面临资金撤离大宗商品的普遍压力,金属板块整体承压。
供需格局失衡:供应偏紧难抵需求分化
供应端本处于紧平衡状态,对锡价形成一定支撑。印尼自9月起关闭逾千座非法锡矿并严控走私,叠加RKAB采矿配额恢复年度审批,导致合规原料供应持续收紧,缅甸佤邦复产进度迟缓,尽管四季度进口有望边际回升,但国内冶炼厂原料库存仍偏低,9月精锡产量环比大幅下滑。LME库存长期处于低位,也反映出供应弹性有限。
然而,需求端呈现明显分化。尽管AI服务器赛道需求火热,头部光模块企业订单激增,相关场景的耗锡量可达传统应用的十倍,但该领域在整体锡消费中占比较小,难以弥补传统市场的疲软。8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三季度光伏装机量同比下降1.8%,焊料企业订单普遍低迷,下游多以刚需采购为主,现货市场成交冷清。
产业链博弈白热化:上游惜售、中游观望、下游“小单快反”
当前产业链各环节陷入僵持。矿企因政策收紧而惜售,冶炼端受制于原料供应难以释放产能;中游焊料企业则夹在高锡价与弱需求之间,补库意愿低迷;下游终端为控制成本,普遍采取“小单快反”模式。部分企业如工业富联存货规模较年初激增近百亿,存货减值风险逐步显现。“上游惜售、中游观望、下游收缩”的局面加剧了价格的短期波动。
短期展望:短期震荡成主旋律!三大变量决定锡价走向
尽管供应刚性与AI需求为锡价提供长期支撑,但短期走势仍由宏观情绪主导。预计后市锡价或将围绕28万-29万元/吨区间震荡,此次暴跌后可能下探27万元关口支撑力度。后续需重点关注三大变量:缅甸佤邦实际复产进度、美国政坛停摆的解决进展,以及光模块订单的实际交付情况。在美元强势与供需博弈交织的背景下,锡价难现单边行情,区间波动中的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