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数据显露出强劲韧性:8 月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 9.0%,1—8 月累计增长 7.8%,不仅较 1—7 月增幅扩大 0.2 个百分点,更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出 1.6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则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增,行业在结构优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整体增速领跑工业,结构分化显活力
数据显示,有色金属工业已连续多月保持高于工业平均水平的增长态势。8 月单月,两大核心细分领域呈现 “齐头并进、强弱分化” 特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5%,延续稳健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速达 9.1%,较矿采选业高出 0.6 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力。
从累计数据看,1—8 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 8.6%,增幅较 1—7 月微收 0.1 个百分点,主要受部分矿区季节性检修及环保合规升级影响。而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表现更为亮眼,累计增长 7.7%,增幅较前 7 月扩大 0.3 个百分点,反映出下游需求回暖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效应。
冶炼端成增长核心,政策与需求双向赋能
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加速增长,得益于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 年)》等政策推动下,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新建冶炼项目普遍配套权益矿资源与绿色工艺,中铝、南山等龙头企业的高端铝镁合金产能持续释放,支撑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需求。
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更成为关键推手。动力及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 “新三样” 产业带动铜、镍、钴、锂等金属需求激增,叠加光伏、5G 通信对高精度铜箔、高纯铟等材料的需求提升,推动冶炼加工环节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85% 以上高位。数据显示,1—8 月国内高端压延铜箔产量同比增长 18%,6N 级高纯铜已实现集成电路领域批量应用。
投资高增筑牢根基,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固定资产投资的两位数高增为行业增长注入持久动力。延续一季度 21.6% 的投资增速态势,1—8 月资金主要投向三大领域:一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云南、西藏等重点成矿区带的深部铜矿勘探加速推进;二是绿色低碳改造,铜冶炼企业纷纷开展阳极炉纯氧燃烧、废杂铜低碳处理等技术升级,力争年底前大气污染重点区域产能全部达到环保绩效 A 级;三是智能装备升级,AI 技术在矿山开采、生产控制等场景的应用比例显著提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行业利润与营收的同步增长印证了发展质量的提升。尽管面临国际贸易壁垒等外部挑战,但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政策托底双重作用下,铜、铝等基本金属价格保持高位震荡,企业成本管控成效显著,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稳定在 7.5% 以上。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