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锂辉石精矿报价区间下探至5500-6000元/吨,均价环比下跌100元至5750元/吨。
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博弈,锂资源供需格局正经历结构性调整。
供给端:海外扩产受阻与国内替代加速并存
当前锂辉石供应呈现外紧内松特征。澳洲格林布什等主力矿山受环保审批及劳动力短缺影响,扩产进度滞后于预期,2025年全球锂辉石新增产能仅50万吨。与此同时,国内云母提锂产能利用率提升,江西宜春地区通过技术改造降低对进口矿依赖,部分企业云母提锂成本已降,分流锂盐需求。
需求端:动力电池韧性凸显与储能市场遇冷分化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动力电池对锂辉石需求保持刚性。头部电池厂9月排产增长,高镍三元材料占比提升推动对高品位锂辉石需求,但储能订单增速放缓,磷酸铁锂电池产能过剩导致中低品位矿需求疲软。
政策端:环保约束与资源管控重塑行业秩序
国内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西、四川等锂矿主产区,要求矿山执行边开采边修复标准,导致部分中小矿山停产整改。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条例》实施,要求2025年底前电池回收率提升,推动城市矿山对原矿需求的替代效应显现。海外方面,南美锂三角国家推进资源国有化,要求外资企业配套本土冶炼产能,抬高进口矿综合成本。
当前锂辉石市场正处于成本坍塌与需求验证时期。短期价格或继续承压,但若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回升,叠加盐湖提锂季节性减产,锂辉石价格有望在5000元/吨附近筑底。
长期来看,资源自给率高、布局回收技术的企业将在行业洗牌中占据优势,而依赖进口矿的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生存考验。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