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9 月 26 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 6225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骤降 5000 元,较 9月16日高点646250元,已累计回落 3.7%。这波跌势打破了行业对 “配额支撑价稳” 的预期,产业链观望情绪迅速升温。
一、下跌推手:短期供给端 “意外放量”
龙头企业加速出货套现
作为行业风向标,厦门钨业 9 月上半月 APT 长单报价降至 27.5 万元 / 吨,较 8 月高点下调 1.6%,同时加大钨粉现货投放量,单日成交量突破 30 吨。章源钨业同步跟进,将黑钨精矿采购价下调 2000 元 / 标吨,释放出 “去库存” 信号。业内人士透露,头部企业前期囤积的钨精矿库存已达 1.2 万吨,较年初增长 35%,高价套现意愿强烈。
再生钨产能集中释放
受上半年钨价暴涨 刺激,再生钨回收产能快速扩张。9 月国内再生碳化钨产量预计达 1800 吨,较 6 月环比激增 50%,再生钨粉市场报价低至 61 万元 / 吨,较原生钨粉折价 2%,大幅冲击现货市场价格体系。江西某再生钨企业表示:“现在废钨料回收价下降,加工成本可压至 58 万元 / 吨,有利润就出货。”
二、需求端:制造业疲软遇冷 “雪上加霜”
传统加工领域需求萎缩
占钨需求 50% 的硬质合金行业陷入低迷,9 月国内切削刀具产量预计环比下降 8%,受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 4.3% 影响,工程机械用硬质合金订单减少 30%。某华东刀具厂透露:“下游机床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升至 60 天,我们钨粉采购量砍了一半。” 同时,白炽灯淘汰加速导致灯丝用钨需求同比锐减 45%,进一步拖累消费。
出口管制政策负面传导显现
2 月实施的钨制品出口管制政策,导致初级钨产品出口量同比下滑 18%,外向型企业被迫转向国内市场。8 月仲钨酸铵国内销量占比从去年的 65% 升至 82%,国内市场供需格局从 “紧平衡” 转向 “微过剩”。海关数据显示,9 月钨制品出口订单持续减少,预计三季度出口额同比下降 22%。
三、龙头信号:股价与业绩 “背离预警”
A 股钨板块已提前释放风险,9 月 26 日钨指数大跌 3.7%,翔鹭钨业跌幅近 7%,厦门钨业、章源钨业跌超 3%,较 8 月高点板块市值蒸发超 80 亿元。从经营数据看,厦门钨业上半年钨制品营收同比增长 28%,但存货周转天数升至 85 天,现金流增速滞后于营收增速 15 个百分点,显示 “价涨量滞” 隐忧。更值得警惕的是,行业中小企业开工率已降至 60%,部分企业因亏损开始减产。
四、未来走势:短期承压,中长期看政策与需求共振
短期(1-3 个月):或探 60 万元关口
当前国内钨精矿库存可支撑生产 4 个月,供需缺口已从上半年的 0.8 万吨转为过剩 0.5 万吨。若制造业需求无改善,钨粉价格可能下探 60 万元 / 吨。
中长期(6-12 个月):政策托底难改震荡
2025 年第一批钨矿开采配额减少 6.45%,长期供给收缩趋势未变;但高端需求增量有限,航空航天、半导体领域全年钨需求仅增长 12%,难以对冲传统领域下滑。预计价格将在 59-65 万元区间震荡,等待制造业复苏信号。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