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三氧化二锑99.8%报价区间降至152,500-153,500元/吨,均价153,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500元/吨。
光伏需求收缩、政策调整深化与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锑产业链面临的深度调整压力。当前市场正处于成本支撑弱化、库存压力释放与新兴需求培育的博弈窗口期,行业格局面临重构。
供给端:国内检修与进口补充的拉锯战
国内锑冶炼企业自7月起实施轮流检修,导致锑精矿加工费降至历史低位。尽管国内减产,但进口原料补充作用显现,1-7月锑矿砂进口量同比增长,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贡献增量,部分抵消国内减产影响。新实施的《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进一步要求锑精矿中砷、镉等有害元素含量严控,抬高了进口原料合规成本。国际市场上,俄罗斯因运输瓶颈导致锑矿出口受限,而缅甸佤邦冲突加剧了供应波动风险。
需求端:光伏退潮与阻燃剂刚需的角力
光伏玻璃窑炉冷修计划增加导致阻燃剂需求持续低迷,部分中小厂商为回笼资金以低于市场价出货。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滑进一步拖累阻燃剂采购积极性,氧化锑企业毛利率普遍压缩。海外市场同样面临挑战,欧盟拟修订《有害物质限制指令》,将锑化合物纳入管控清单,可能压缩出口市场空间。尽管新能源汽车对锑需求增速达8%,但短期内难以对冲传统领域下滑。
当前三氧化二锑社会库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部分企业库存仅能维持一个月生产需求,但贸易商加速去库存导致现货流动性压力增大。华东地区市场呈现大厂稳价、小厂惜售的分化格局,价格中枢下移趋势明显。
行业传闻锑制品出口退税率或下调至9%,若落地将削弱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国内反内卷政策推动企业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但短期内难以对冲需求下滑。2024年9月实施的锑出口管制导致美国军工产业链陷入“锑荒”,但国内再生锑产能释放有限,加剧短期供需失衡。
全球锑资源静态储采比不足25年,中国锑产量占全球比例降至58%,资源稀缺性对价格形成长期支撑。但短期需警惕两大风险:无卤阻燃剂技术突破可能削弱锑需求,欧盟RoHS指令已导致年需求减少约3,000吨;碳酸锂价格下跌间接压制锑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拓展。
当前市场正处于政策调整与产业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尽管价格下行压力仍存,但锑资源战略地位提升及全球阻燃材料需求刚性增长,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随着四季度光伏装机旺季临近,若需求端出现边际改善,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建议关注具备海外原料锁定能力及技术升级能力的龙头企业,其抗周期波动能力相对突出。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