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长江现货1#白银均价报8875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0元;截止11:00沪银主力2508合约下跌9元报8874元/千克,跌幅0.10%。此次微跌背后,是美元指数走强、美债收益率攀升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多重施压。
一、美元与美债:白银的双重枷锁
1. 美元指数强势上行
当日美元指数上涨0.1981%,收于97.6881,创近一个月新高。美元走强直接推高以美元计价的白银成本,抑制非美货币投资者的购买意愿。历史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与白银价格通常呈现负相关,此次美元反弹进一步加剧了白银的短期下行压力。
2. 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
长期美债收益率延续涨势,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个基点至4.4%,20年和30年期收益率分别升至4.93%,接近5%关口。美债收益率上升显著提升了持有白银的机会成本,投资者更倾向于配置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而非非生息资产的白银。
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避险情绪与实际需求的博弈
1. 美欧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
7月9日是美欧贸易谈判的“最后期限”,但双方仍未达成全面协议。美国威胁对欧盟商品加征50%关税,而欧盟已准备对美国210亿欧元进口产品实施反制措施。若谈判破裂,避险情绪可能升温,短期内或支撑白银价格;但若关税落地,欧洲工业需求受损将压制白银消费。
2. 美国对铜加征50%关税的连带效应
美国对铜等工业金属的关税政策虽不直接涉及白银,但可能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需求。例如,铜是光伏、电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若其成本上升,可能抑制相关行业对白银的消费。
三、工业需求疲软:光伏用银增长放缓
1. 全球白银库存增加
2025年上半年,全球白银库存增加800吨,矿产银产量预计增长3%,供需关系偏宽松。尽管太阳能、芯片等领域对白银的工业需求保持增长,但光伏用银需求增速放缓,削弱了价格上涨的动能。
2. 投资需求回升有限
2024年白银投资需求大跌22%后,2025年预计回升7%,但资金回流速度较慢。相较于黄金,白银的避险属性较弱,在美元和美债双重压力下,投资需求难以快速释放。
四、后市展望:短期承压与中长期机遇并存
1. 短期关注美元与美债走势
若美元指数延续强势,或美债收益率进一步攀升,白银价格可能继续承压。此外,7月10日将公布的美国6月CPI数据及美联储会议纪要,或为市场提供更多政策线索。
2. 中长期需求支撑仍存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白银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工业需求预计持续增长。同时,若美欧贸易谈判达成有限妥协,或美国推迟关税实施,避险情绪降温可能为白银反弹创造条件。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