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重大突破!白云鄂博新发现“钕黄河矿”,新能源产业的“稀土钥匙”来了?

重大突破!白云鄂博新发现“钕黄河矿”,新能源产业的“稀土钥匙”来了?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宣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成功发现一种全新稀土矿物,经国际矿物学会(IMA)新矿物命名与分类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钕黄河矿”(Nd-huangheite)。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宣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成功发现一种全新稀土矿物,经国际矿物学会(IMA)新矿物命名与分类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钕黄河矿”(Nd-huangheite)。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全球稀土矿物种类,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关键原材料的自主保障提供了新可能。

新矿物“钕黄河矿”有何独特?

据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其化学成分中钕(Nd)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已知同类矿物,呈现出独特的富集特征。

“钕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核心成分,而这类材料正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永磁组件以及电子信息领域高端磁性元件的关键原材料。”赵来时表示,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钕的需求量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增长200%以上,但天然钕的独立矿物极为稀少,此前主要依赖从其他稀土矿物中分离提取,成本高且效率低。

白云鄂博再添“稀土宝藏”

白云鄂博矿床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素有“稀土之都”之称,已探明稀土储量占全国的87%、全球的38%。此次新矿物的发现,进一步凸显了该矿床在稀土资源领域的战略价值。

研究团队透露,钕黄河矿形成于特殊的地质热液环境中,其晶体结构稳定,钕元素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这意味着未来或可通过针对性开采和选矿工艺,直接提取高纯度钕,大幅降低对传统稀土分离技术的依赖。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下一步计划

目前,团队已围绕钕黄河矿的矿物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工业潜力展开系统研究,并与国内多家稀土企业合作,评估其经济开采价值。赵来时透露,下一步将重点攻关低成本、绿色化的提取技术,推动新矿物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但在高端永磁材料领域仍面临技术“卡脖子”问题。钕黄河矿的发现,不仅为稀土资源高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更有望通过自主可控的原料供应,助力我国在新能源赛道上占据主动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