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关税如何影响光伏领域!全球行情韧性测试 投资者如何破局?

关税如何影响光伏领域!全球行情韧性测试 投资者如何破局?

   来源: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宣布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等14国进口产品加征25%-40%关税,消息拖累美股全线下跌——道指跌0.94%,日韩企业股价重挫(日产跌超7%、LG Display跌超8%)。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震荡,正将东南亚光伏产业推至"风暴眼":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后起之秀",东南亚为何走弱?全球光伏行情又将走向何方?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海外公共信息平台获悉,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宣布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等14国进口产品加征25%-40%关税,消息拖累美股全线下跌——道指跌0.94%,日韩企业股价重挫(日产跌超7%、LG Display跌超8%)。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震荡,正将东南亚光伏产业推至"风暴眼":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后起之秀",东南亚为何走弱?全球光伏行情又将走向何方?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东南亚光伏走弱:关税冲击下的"供应链阵痛"​​
东南亚光伏的短期低迷,核心矛盾在于高关税成本与需求预期转弱的双重挤压。
从供给端看,东南亚占全球光伏组件产能约30%,其出口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占比超40%)。美国此次加征关税,直接推高东南亚组件商的出口成本——以某头部组件厂为例,对美出口成本或增加10%-15%,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部分中小企业因无法消化成本压力,已开始下调排产计划。
从需求端看,美国本土光伏政策(如《通胀削减法案》补贴)虽刺激本地装机,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海外组件采购意愿下降。叠加当前全球光伏装机增速放缓,东南亚组件商面临"量价齐跌"困境。
全球光伏行情: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韧性​
尽管东南亚光伏短期承压,全球光伏产业的底层增长逻辑未被破坏。
其一,新兴市场接力成为"稳定器"​。欧洲(德国、西班牙)、中东(沙特、阿联酋)及拉美(巴西、智利)的光伏需求持续高增。以欧洲为例,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同比增25%,主要因能源危机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中东依托"2030愿景",光伏招标规模同比扩大3倍,成为东南亚组件的新出口方向。
其二,技术迭代降低"关税敏感性"​。HJT(异质结)、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等高效电池技术加速普及,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6%,推动度电成本(LCOE)较传统PERC电池下降15%。技术优势让中国、东南亚头部企业(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在海外市场仍具定价权,部分抵消了关税冲击。
​其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对冲风险。通威股份、天合光能等企业通过"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布局,降低单一环节成本波动影响。例如,通威在东南亚布局的硅片厂可通过本地化生产减少运输成本,部分对冲关税压力。
投资者应对:聚焦"区域分化+技术壁垒"双主线​
面对全球光伏的结构性变化,投资者需跳出"东南亚涨跌"的短期视角,把握两大核心逻辑:
区域分化:关注"非美市场"高增长标的。欧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组件需求增速远高于美国(约5%),布局这些区域的组件商(如First Solar、阿特斯)更具业绩韧性。
技术壁垒:押注高效电池与储能协同。HJT、TOPCon等高效电池技术企业(如爱旭股份、东方日升),以及"光伏+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如阳光电源、固德威),有望在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中持续受益。
结语:光伏长期逻辑未改,短期波动是"黄金坑"​​
美国加征关税对东南亚光伏的冲击,本质是全球化贸易摩擦的一次"压力测试"。但全球能源转型的大势不可逆,新兴市场与技术迭代的红利将持续释放。
对投资者而言,短期需警惕东南亚组件的情绪性抛售,但更应关注那些在新兴市场布局深远、技术壁垒深厚的龙头企业。光伏的"黄金时代"或许会因贸易摩擦短暂颠簸,但长期向好的趋势,从未改变。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