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事件:H20出口管制落地,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减值
1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时隔三个月再访北京,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举行会谈。就在会谈前夜,英伟达披露因美国政府对H20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将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4月27日)计提约55亿美元减值费用,涉及库存、采购承诺及运营成本。这一消息导致英伟达美股盘前暴跌6.87%,市值单日蒸发1.37万亿元,连带全球半导体板块集体下挫。
H20芯片作为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合规版”AI加速器,2024年贡献了中国区80%-85%的营收(约45亿美元)。美国商务部4月9日宣布出口禁令后,英伟达被迫中断订单交付,但未提前通知腾讯、字节跳动等核心客户,导致产业链措手不及。
黄仁勋表态:中国市场“不可替代”,将优化合规产品体系
在会谈中,黄仁勋强调:“中国是英伟达深耕30年的重要市场,其产业生态与软件实力是创新的源泉。”尽管面临禁令,英伟达承诺“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并计划通过软件升级、生态合作等方式延续中国市场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近期宣布将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试图以本土化生产换取政策支持。瑞银分析称,若英伟达能以该投资换取美国解除《人工智能扩散框架》限制,或为H20业务带来转机。
供应链冲击:A股公司库存承压,国产替代加速
库存缓冲:A股英伟达产业链企业表示,当前库存可支撑上半年正常出货。华勤技术称已适配多元化算力平台,并跟踪英伟达后续产品计划。
国产突围: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厂商被机构视为潜在受益者。Bernstein Research指出,H20禁令可能将中国AI市场主导权拱手让予本土企业。
全球连锁反应:阿斯麦(ASML)同日警告关税风险,其股价单日下跌7.4%,叠加英伟达利空,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跌0.9%。
资本市场反应:评级分化,国产算力ETF逆势上涨
英伟达目标价分歧:雷蒙德詹姆斯将目标价从170美元下调至150美元,花旗下调至150美元;但DA Davidson、Cantor Fitzgerald维持中性或增持评级。
A股结构性机会:AI人工智能ETF(512930)当日涨超1%,寒武纪-U、宏昌电子涨停。机构建议关注国产算力芯片、光模块及液冷技术。
产业格局重构:中美科技“脱钩”下的博弈
英伟达战略困境:中国区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6%降至2025年的13%,H20禁令或致其彻底退出中国AI市场。
地缘政治成本:美国对H20的“精准打击”引发企业对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特斯拉、微软等美企已私下施压政府放宽限制。
长期技术竞赛:黄仁勋在会谈中预言,AI将颠覆医疗、制造等所有行业,而算力自主可控已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战场。
结语
黄仁勋的北京之行,既是英伟达在华利益的紧急公关,亦折射出全球半导体产业在政治博弈中的艰难平衡。当H20芯片成为中美科技较量的“牺牲品”,中国AI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或将提速,而英伟达能否在“去中国化”与“保增长”间找到新路径,仍是最大悬念。
(本文数据及引述内容综合自英伟达公告、机构研报及公开访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