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爆发:高端钛材需求井喷
2025年一季度,国产大飞机C919、C929产能加速爬坡,撬动钛合金需求结构性爆发。据天风证券测算,2023-2042年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或超6000亿美元,年均市场规模逾2000亿元,其中钛合金作为航空装备的“骨骼”,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占比达9.3%,单机需求约3.92吨。
宝钛股份(600456.SH)深度参与机身框架、发动机环锻件等核心部件生产,一季度军工钛材市占率超80%,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亿元,总市值突破170亿元。
西部超导(688122.SH)自主研发的3D打印钛合金构件技术使结构重量降低15%,已应用于新一代无人机和eVTOL制造,预计2025年钛合金产能达1.5万吨,贡献收入60亿元。
二、钛白粉市场冰火两重天:价格战倒逼产能出清
钛白粉行业深陷“内卷式”竞争,2025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增6%,但内销价跌至1.44-1.51万元/吨,部分企业吨亏损超1000元,库存周期压缩至20天。
龙佰集团(002601.SZ)虽以全球150万吨/年钛白粉产能稳居龙头,但受出口受阻拖累,今日股价下跌0.73%,市值缩水至16.43元/股。
转型突围:中核钛白、鲁北化工等企业转向东南亚市场,同时布局钒电池、磷酸铁锂等新能源赛道,试图缓解传统业务压力。
三、资源与技术博弈:深海经济改写行业规则
全球钛矿争夺白热化,巴西蒂罗斯钛稀土矿资源量达14亿吨(钛品位12%),成为最大锐钛矿项目;攀枝花钛精矿价格跌至2180元/吨,倒逼企业转向循环经济。
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突破4N5级高纯海绵钛量产技术,深海通信钛合金市占率超90%,支撑300吨级深海空间站建设,单项目钛材需求2200吨,订单同比激增1055%。
安宁股份(002978.SZ)凭借61.8%的钛矿毛利率,加速推进6万吨/年能源级钛材项目,一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36.6%,纵向整合优势显著。
四、资本市场分化:高端制造成资金避风港
4月17日A股钛板块微涨0.11%,但结构性机会凸显:
高端制造领涨:航发科技涨停,航亚科技涨超10%,宝钛股份市值稳居行业前三;西部材料(002149.SZ)逆势布局核电银合金控制棒,累计供货37台核电机组。
传统化工承压:龙佰集团、金浦钛业等受出口拖累,钛白粉企业估值持续下探。
五、未来趋势:技术护城河决定生死线
国产替代加速:政策要求2026年前航空级钛合金国产化率超90%,宝钛、西部超导等企业技术攻坚窗口期仅剩1年。
深海与低空经济:工信部预测2025年深海装备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钛合金用量占比从5%提升至15%;eVTOL全铝机身框架或催生50万吨/年铝需求。
全球供应链重构:欧盟拟加征钛白粉关税至35%,美国对华钛管材税率提至35%,倒逼企业加速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