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关税博弈:钛产业链加速重构
2025年4月10日,中美关税战再度升级,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美国则对中国输美商品实施同等反制措施。这一政策直接冲击钛白粉、海绵钛等出口导向型企业,但高端钛材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和国产替代趋势逆势突围。
关键影响与应对策略:
钛白粉企业:龙佰集团、中核钛白等头部企业出口承压,被迫加速市场多元化。龙佰集团转向东南亚、非洲市场,并投资10.8亿元建设钪钒新材料产业园;中核钛白通过供应链调整,2025年关联交易额预计增至2.25亿元。
高端钛材企业:宝钛股份、西部材料等聚焦军工、核电等领域,受关税影响有限。宝钛股份军工钛材市占率超80%,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西部材料加速布局3D打印、医疗植入等新兴领域。
二、行业分化加剧:高端化与内需升级成主线
1. 军工与深海经济驱动增长
金天钛业:2024年营收8.08亿元(同比+0.91%),净利润1.52亿元(同比+3.04%),深海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钛合金耐压舱、推进器等产品批量交付中国船舶。
宝钛股份:钛材年产量超3万吨,稳居全球第一,产品进入苹果供应链,手机用钛量预计2024年带来0.65万吨增量。
2. 传统领域承压
钛白粉:出口受阻叠加内需疲软,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内销价或跌破1.8万元/吨,企业库存周期缩短至20天,部分厂商下调售价缓解压力。
钛矿:攀枝花46%钛矿价格指数跌至2186.25,下游需求低迷导致矿商低价抛售。
三、价格与产能博弈:供应端变量主导市场
海绵钛:0级海绵钛报价5.3-5.4万元/吨,攀钢3.5万吨扩能项目达产缓解军工领域紧缺,但电价成本上升或支撑价格高位震荡。
四氯化钛:报价5700-6000元/吨,供应过剩导致市场弱势维稳。
钛材:高端产品价格坚挺,宝钛股份航空航天钛合金毛利率达19.47%,而民用领域受成本传导压力显现。
四、资本市场分化:龙头股成
今日A股钛板块微涨0.43%,但细分领域冰火两重天:
宝钛股份上涨1.47%,总市值达148.49亿元,军工订单和苹果供应链合作支撑估值;
龙佰集团下跌0.12%,钛白粉出口受阻拖累业绩预期;
西部材料逆势上涨1.52%,核电和3D打印订单成新增长点。
五、未来展望: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政策支持:中国强化钛等关键材料出口管制,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技术突破:金天钛业攻克5吨级高强钛合金铸锭成分控制技术,良品率提升至92%;宝钛股份研发投入占比6.53%,推动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国产化率突破85%。
新兴市场:深海装备(宝色股份订单增长1055%)、消费电子(钛合金手机边框)和氢能应用或成下一增长极。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