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钨粉遭遇“冷锋” 高端需求能否托底?

钨粉遭遇“冷锋” 高端需求能否托底?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钨粉(粒径0.5-50微米)凭借高密度(19.25g/cm³)、超高熔点(3422℃)及高温稳定性,成为高端制造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硬质合金、化工领域。

钨粉特性与核心价值​​
钨粉(粒径0.5-50微米)凭借高密度(19.25g/cm³)、超高熔点(3422℃)及高温稳定性,成为高端制造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硬质合金、化工领域。

价格骤跌:宏观与产业的双重压力​​
9月23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62万元/吨,单日重挫7500元,终结此前连续上涨行情。此次回调主要受三方面冲击:
宏观政策扰动​​:美联储降息后官员密集释放谨慎信号,美元走强压制大宗商品价格,多头资金迅速撤离金属市场;
产业链抛压​​:贸易商集中出货,叠加硬质合金订单疲软(仅恢复至7月八成)、制造业PMI持续低于荣枯线,市场交投转为刚需小单;
供应端​​:国内钨矿开采配额有所收紧,但海外产能释放形成一定对冲;环保成本上升迫使小型矿山减产,主流矿山仍维持盈利。

需求端:高端领域如半导体、航空航天对高纯钨粉需求保持坚挺,其应用于X射线管阴极和芯片电极等方面表现出远超膜的耐电流冲击特性;中低端需求如切削刀具和普通灯丝订单出现下滑,光伏钨丝渗透率提升未能完全抵消整体减少;化工催化增量有限,钨基催化剂虽具备显著更高的脱硫效率和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但受原油加工行业景气度影响,短期难以大幅放量。

产业链困境:利润分配失衡​​
上游矿山​​:环保成本攀升,但现价下多数企业仍盈利,小型矿企实际产量低于配额;
中游冶炼​​:成本压力无法向下传导,部分仲钨酸铵企业陷入亏损,行业利润分配矛盾突出;
下游加工​​:硬质合金企业面临成本倒挂,但军工、高端制造领域仍存刚性需求,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维持盈利。

短期展望:震荡筑底等待新驱动​​
预计钨粉价格短期内仍承压,但下行空间有限。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