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三箭齐发!道氏技术“固态矩阵”浮出水面,单壁碳管+硅碳负极量产供货

三箭齐发!道氏技术“固态矩阵”浮出水面,单壁碳管+硅碳负极量产供货

   来源:

据道氏技术最新互动平台披露,公司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产品已正式向下游固态电池厂商供货,标志着其材料技术正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同时,固态及半固态电解质研发取得实质进展,与头部电池企业合作开发的样品已通过部分客户测试,目前正加速推进产能建设以匹配客户需求。

据道氏技术最新互动平台披露,公司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产品已正式向下游固态电池厂商供货,标志着其材料技术正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同时,固态及半固态电解质研发取得实质进展,与头部电池企业合作开发的样品已通过部分客户测试,目前正加速推进产能建设以匹配客户需求。

技术亮点方面,单壁碳纳米管作为固态电池导电剂的关键材料,可显著提升电极导电性能及循环寿命,其量产供货将助力下游客户突破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硅碳负极材料则通过纳米级结构设计,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兼容高容量与长循环特性,目前已实现批量化稳定供应。

在电解质研发领域,道氏技术采取"固态+半固态"双轨并行策略。固态电解质聚焦硫化物、氧化物体系的技术优化,半固态电解质则通过凝胶复合技术提升界面接触性能,目前已完成多家头部企业的联合送样测试,部分客户已进入小批量订单验证阶段。公司表示,将根据客户量产节奏同步推进产能扩建,预计2026年形成规模化供应能力。

市场分析指出,道氏技术此次技术突破具有双重战略意义:一方面,通过核心材料国产化降低固态电池产业链成本,推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另一方面,通过与头部客户的深度绑定,抢占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制高点。随着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道氏技术有望凭借材料端的技术储备,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高增长赛道中占据先发优势。

公司强调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纳米级材料合成、界面改性、规模化制造工艺等方向构建技术壁垒,同时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固态电池材料标准体系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固态电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