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12μm、13μm、15μm锂电铝箔报价较前一交易日普跌60元/吨,均价分别报36000元/吨、34750元/吨、33750元/吨。
上游原材料成本松动与下游需求高景气形成阶段性错配,行业正经历从“量增”到“利稳”的结构性调整。
供给端:产能分化加剧,技术迭代倒逼产能出清
国内锂电铝箔产能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头部企业如鼎胜新材、万顺新材凭借技术优势,将产能集中于高附加值的大容量电芯配套产品,15μm以下超薄铝箔良品率突破90%,有效对冲价格下行压力;而中小厂商受制于设备迭代滞后,仍以传统30μm以上厚箔为主,库存周转天数攀升。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铝箔需求开始放量,中孚实业等企业加速布局钠电池专用箔材产线。
需求端:海外抢装潮与国内政策红利共振
储能电芯需求呈现“西边不亮东边亮”的特征。海外市场方面,中东光储项目集中交付、美国关税窗口期抢装推动电芯订单激增,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海外订单排期已覆盖至2026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则受益于《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落地,宁夏、甘肃等地共享储能电站加速并网,带动314Ah大容量电芯需求增长。
当前行业正处于“供给端产能出清、需求端结构性增长、政策端规则重塑”的关键转折期。锂电铝箔价格波动既是短期供需失衡的表象,更是产业链价值重构的缩影,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越市场扩张节奏,唯有具备成本控制、场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企业,方能在新能源革命的下半场占据先机。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