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将迎来“十个工作日一调整”机制下的新一轮调价窗口。当前国际油价波动频繁,供需博弈、地缘扰动与宏观政策交织,本轮调整方向如何?短期油市又将走向何方?
调价窗口临近:国内油价或迎“小幅波动”
按照现行机制,国内成品油调价主要挂钩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地原油均价变化率。截至7月10日,本轮调价周期内(7月3日-12日)国际油价先涨后跌,国际原油冲高,随后受需求预期分化影响回落至68美元附近,整体较前一周期微涨。若未来3个工作日国际油价未出现大幅反转,本轮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来“小幅上调”或“搁浅”(具体需以7月12日收盘后官方测算为准)。
国际油市“多空战”:供需与宏观角力
当前国际油价的“韧性”与“压力”并存,核心矛盾集中在三大变量:
供应端:减产与增产的“拉锯”。OPEC+自5月起实施的自愿减产(日均约100万桶)仍在延续,沙特、俄罗斯等核心产油国表态“严格履约”,支撑了供应端的收紧预期;但非OPEC阵营的“补位”不容忽视——美国页岩油产量受资本开支限制增速放缓,但加拿大、巴西等国原油增产抵消部分缺口;此外,伊朗、委内瑞拉等“潜在增量”因制裁放松小幅释放,进一步稀释了减产效果。
需求端:旺季预期与宏观放缓的“博弈”。夏季是全球原油消费旺季,美国驾驶季(6-8月)汽油需求攀升至990万桶/日(接近疫情前水平),中国暑期出行、基建施工带动柴油需求回升;但欧美经济增速放缓压制了工业用油需求,高利率环境下企业扩产意愿低迷,原油加工量增速放缓。
宏观面:国内宏观环境正从“政策蓄力”转向“成效显现”:6月CPI同比转涨0.1%、核心CPI升至0.7%,PPI部分行业企稳回升,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消费金融支持升级等政策“组合拳”,生产、消费、投资数据稳步改善,外贸对“一带一路”国家增势亮眼,内需主导的回升态势更趋稳固,为金属市场注入信心。国际层面则“变数”犹存:全球贸易摩擦风险升温(美拟对14国加征关税设谈判期),欧美德法政策交锋加剧,美元在上半年创纪录下跌后短期反弹,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承压,但长期仍受经济放缓、债务高企、关税扰动压制,进一步抑制了风险资产的投机热情;美联储政策走向成关键变量,而美股因关税阴影笼罩二季报预期,企业盈利承压与高盛上调回报预期的拉锯,令市场情绪陷入摇摆。
短期走势:震荡为主,突破需“强催化”
综合来看,国际油价短期难现单边趋势,或维持60-80美元/桶区间弱势震荡。上方阻力来自OPEC+减产托底与夏季需求支撑,下方则有宏观情绪疲软、美元反弹的压制。若后续关注美联储会议纪要情况、美联储释放明确降息信号,或中国稳增长政策加码(如消费刺激细则落地),油价有望突破82美元关口;反之,若欧洲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或伊朗原油超预期增产,油价或下探75美元支撑位。回到国内,期待最新调整落地。对于车主而言,当前油价处于年内相对低位,可按需合理补库。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