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声明,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的钴出口配额制度将于10月16日正式落地。这一旨在稳定国际钴价、削减积压库存的政策,将通过定量管控重塑全球钴供应链,对中国等依赖刚果(金)钴资源的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根据声明,2025年剩余时间内,矿商可出口钴量“略高于1.8万吨”;2026年至2027年,每年出口配额上限为9.66万吨。这一规模不足该国2024年钴产量(22万吨)的一半,标志着刚果(金)通过行政手段收紧钴资源外流。配额分配将严格基于企业前三年(截至2024年底)的出口综合表现按比例计算,且全部配额仅向矿山及政府平台发放,当地冶炼厂未获配额资格。
市场关注的头部中资企业配额已初步明确:2026年,洛阳钼业将获3.12万吨配额,盛屯矿业、华友钴业、紫金矿业各获1080吨,中色矿业获480吨。分析指出,由于冶炼厂无配额,中资矿企的矿端资源将成为保供核心,散单供应或进一步收缩。
刚果(金)作为全球钴供应“心脏”(2024年占全球产量75%),此前因钴价低迷(2024年2月跌至近九年低点)于今年2月暂停出口,并于6月延长禁令。此次配额制度明确,未来当地10%的钴产量将预留用于国家战略项目,且配额可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或本土冶炼产能提升灵活调整。监管机构同时保留回购企业超额库存的权利,以强化市场调控能力。
“配额制度是稳定国际钴市场的关键措施。”刚果(金)战略矿产监管局强调。市场分析指出,此举将推动全球钴市场从阶段性过剩向紧平衡反转,矿企或优先保障长期协议客户供应,现货市场流动性下降,钴价下方支撑有望增强。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而言,中资矿企的配额规模及资源掌控力,将成为影响下游电池、电动车企业成本稳定性的重要变量。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